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白昂邦

黑白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黑白”意为“相商的”或“会议的”。加满语“”(意为“所在”、“场所”),为“黑白巴”,即讨论政务的“议政处”。加“昂邦”(意为“大官”),构成“黑白昂邦”,即清代参与谋议军政等事务的大臣。 ①议政大臣。如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清廷“法一丹大”(即※长史)济世为※“议政大臣”。 ②参赞大臣。如※吐鲁番旗札萨克额敏和卓,乾隆二十三年(1758)初,清廷授为军中“参赞大臣”;二十四年冬,晋封多罗郡王,授为叶尔羌参赞大臣;三十年(1765),改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赞襄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疆维吾尔族诸事务。

猜你喜欢

  • 诏钪勒

    1617—1669明末清初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室利稣坦玛之子。明崇祯十二年(1639),父卒,嗣职。明亡,向清朝献金归顺。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

  • 责卡

    纳西语音译。汉称“百姓”。旧时云南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的农奴等级。在云南宁蒗永宁和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67.4%。由农村公社成员演化而来,被世代束缚在土司分配的份地上,人身依附于土司

  • 彭显英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字朝杰。土家族。天顺六年(1462),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调其所属土兵征都掌“蛮”。六年(1470),右都御史项忠征调永顺宣慰司所

  • 翁果尔海

    ?—1796或179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噶巴喀氏。初为亲军、蓝翎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福康安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授骑都尉世职,并赐“额腾额巴图鲁”号。五十六年(1791),以廓尔喀

  • 坊头

    明中叶至清同治前保安族社会基层组织村坊的头人。由当地地主豪绅担任。明末清初,居保安城外保安人聚居区下庄的居民,分属4坊,每坊设头人1人,总称“四坊头”。又因分属4个马姓家族,故又称“四坊马家”或“德让

  • 拉萨

    地名。亦作喇萨、拉撒。藏语音译,意为“圣地”、“佛地”。位于西藏中部,拉萨河中游。西藏自治区首府。古称逻些或罗娑,意为“山羊地”,为吐蕃都城。唐文成公主入藏,奉释迦佛像至此,遂改今名。因全年日照充足,

  • 榜式

    即“榜什”(2420页)。

  • 裕苟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见“密贵”(2122页)。

  • 登国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86—396年,凡11年。

  • 榆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榆鲁��为天祚皇帝※永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