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黎亚义

黎亚义

?—1833

清道光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人。黎族。道光十三年(1833),儋州大旱,地方官吏、汉族地主及高利贷者趁机盘剥,黎人蓄恨。是年七月,与薛凤章(汉族)等于儋州龙头、薄沙等黎峒倡导起义,“贫黎群起应之”,率众千余人,一举攻陷田头市。闻儋州游击塔鲁与薄沙巡检娄汝楫统兵前来征剿,率义军退回黎峒,以抗官军。官军因水土不服,染疾者众,娄汝楫病卒,散师而归。率义军复出,袭击王五市,声势益张。总督卢坤檄崖州知州诸镇赴儋会剿。指挥义军据守薄沙、龙头二峒与官军相持,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仍拒绝接受官府招安。是年十月,在战斗中阵亡。

猜你喜欢

  • 沙州藏文僧尼录残卷

    吐蕃古藏文文献。是一份关于沙州僧尼名单的目录。见于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此僧尼录记载沙州曷骨部、丝棉部的比丘尼(俗称尼姑)人名。从文件内容看,所记比丘尼均为汉人,既记载比丘尼出家前的俗名,亦记

  • 佛尔们河卫

    见“甫门河卫”(1048页)。

  • 兀剌忽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鄂勒欢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与塔速儿河等7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大富拉珲河口富乡屯。

  • 乌德盖

    见“恰克拉”(1725页)。

  • 布拉克把什城

    古城遗址。位于今新疆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布拉克把什村北200米处。海拔690米,北倚天山科古尔琴山,南距伊犁河7公里。城呈方形,边长200米,夯土建筑,城垣残高1—2米,墙基宽约10米,城外有护壕环绕,

  • 阿用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阿用簇”又作“阿容簇”。宣德十年(1435)五月置,秩正七品,设长官吏目一员。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地近黑水。宣德二年(1427),千户钱宏等因朝廷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趾,

  • 二人台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亦称“蒙古曲儿”。原由一旦一丑表演,故名。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及临近的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一带。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戏。由本地民间流行的爬山调与蒙古族及汉族民歌结合

  • 阿史那车薄

    唐代西突厥车鼻施部首领。简称车薄。永淳元年(682),率西突厥诸部围弓月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迎战安西副都护王方翼援军于伊丽水(今伊犁河),败绩,又联合三姓咽面,拥兵10万,与王方翼再战于热海(今伊

  • 秃巴思

    即“秃巴”的复数(1082页)。

  • 翟斌

    ? —384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丁零人。世居康居,后徙中山。东晋咸和五年(1330),率部分中山丁零人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前燕。咸安元年(371),前秦灭前燕后第二年,强迁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