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良

马良

清末民初军官。字子贞。河北清苑县人。回族。幼习武,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任山西武备学堂和直隶陆军速成学堂教习,后在北洋军中任军职至旅长。1916年任山东济南镇守使、第二师师长,曾参预镇压济南“五四”爱国运动,杀害回族爱国志士马云亭等领袖。1920年参加直皖战争,兵败下野。1925年任段祺瑞政府军事顾问。抗日战争时期,投降日寇,任山东省济南维持会会长,日伪山东省省长,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生平爱好武术击技。在济南任职期间,倡导新武术,曾邀山东武术名家编成“中华新武术”,组编军事武术传习所,训练骨干,培养师资。在其倡导下,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均有此种机构之设置。著有《中华新武术》。

猜你喜欢

  • 五护陀罗尼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自曰收札沙剌,华言五护陀罗尼经也。”举行法事时诵此经文,以祈愿对自身、喇嘛、父、母,朋友五方求得佑护。

  • 至大银钞

    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至大钞。武宗至大二年(1309),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年久,物重钞轻,改印造至大钞,以银计值。钞面自2两至2厘共13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1两准至元钞5贯、白银1两、赤金1钱。次年

  • 天葬

    葬式之一。大致可分两种类型:西藏和川西北地区藏族人死停丧数日,由喇嘛择吉日将死者运至本部落天葬场。群鹰闻声即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故亦称“鸟葬”。在蒙古族牧区则行“野葬”。将死者运至荒野。置放于地

  • 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子兀都思不花受封。

  • 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

  • 寺洼文化

    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的一种。又因其遗物中有青铜器或测定年代为商末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来考古学界又将其划入青铜时代文化的一种。以首先出土于甘肃临洮城南约20公里的寺洼山而得名。遗址堆积在马家窑文化层之上

  • 攸乐

    见“基诺族”(2027页)。

  • 耶律沙

    ?—988辽代将领。字安隐。契丹族。辽穆宗时,任南府宰相。辽景宗时,总领南面边事。时契丹对中原政策援北汉以抗宋。保宁八年(976)九月,奉命率兵南下,以战功加守太保。乾亨元年(979)三月,为都统领兵

  • 震钧

    1857—1920清末学者。满族。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曾任江苏江都知县。宣统二年(1910),执教于京师大学堂,旋为江宁将军铁良幕府、江宁八旗

  • 鄂木克图

    1596—1673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叶赫纳喇氏。天聪元年(1627),随皇太极征明宁远城。三年,随岳讬征明大同,攻保安州城,奋勇先登,赐号“巴图鲁”,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任参领。崇德三年(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