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韦银豹

韦银豹

?—1571

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家境贫寒,自幼帮人放鸭、扛活为生。早年随父※韦朝威参加反抗明朝官府的斗争,其父被俘遇害后,决意为父报仇。正德十三年(1518,一说正德十五年)与其从父韦朝猛在古田地区重新掀起更大的反明斗争。攻占古田县城,分其地为上、下六里,并建立行政组织进行管理。洛容、灵川等地百姓纷起响应,声势浩大。朝廷大骇,令广西副总兵张佑纠集桂、湘、粤等省4万兵丁前往镇压。凭借据地险阻,率众与敌人周旋,使来犯官军疲惫不堪,散师而归。乘官军败退,攻克洛容县城,后回师古田,自立为王,设官建制。以古田为根据地,长期与官府对抗,多次粉碎官军围剿。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率兵夜袭广西首府桂林,杀参政黎民衷(一说黎民表),缴获布政司所属库银4万余两(一说7万两),使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四十五年(1566),挥师北上,入湖南克城步,攻武岗,所到之处,惩办豪强贪官,开仓济贫,甚得民心。隆庆三年(1569),朝廷令江西按察使殷正茂为都佥御史,统浙、闽、湘、桂等省14万汉、土兵进行镇压。面对强敌,回师古田拒守,在凤凰山区与官军浴血奋战。凤凰山失陷,率残部退至马浪、若水一带山区,因粮尽援绝,乔装突围,伺机再起。五年(1571)六月,因叛徒出卖被捕,解至京师,英勇就义。

猜你喜欢

  • 协新

    藏语音译,意“分成租土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实物地租形式。出租者有农奴主,也有被农奴主分予份地的※差巴。租期不定,一部分立有租佃契约,一部分仅在农奴主掌管的《土

  • 蔑兀真笑里徒

    ?—1196蒙古国建立前塔塔儿部首领。又译蔑古真薛兀勒图。原臣属于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乘金左丞相夹谷清臣北征合底忻(哈答斤)、山只昆(散只兀)等部得胜回师之机,拦夺金军羊马、辎重,叛金。承安

  • 东京户部使司

    契丹地方官署名。简称“户部司”。掌管东京道(治所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财政。置官有:户部使、知户部司事(又作知户部使事)、户部使判官等。属南面京官。《辽史·百官志》称:“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

  • 失儿古额秃

    见“述律哥图”(1348页)。

  • 中俄改订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圣彼得堡条约》。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廷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崇厚在俄国胁迫下,与俄国签订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舆

  • 许文谟

    ?—1824清朝将领。四川新都人。回族。清朝将领许世亨之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武举袭爵,为头等侍卫。五十九年(1794),补湖北兴国营参将,署黄州协副将。嘉庆元年(1796),随湖北巡抚惠龄

  • 木氏宦谱

    丽江军民土知府木氏(纳西族)历代父子联名的谱谍。亦称“丽江木氏宦谱”。原谱题名“玉龙山灵脚阳伯那木民贤子孙大族宦谱”。始作于明正德(1506—1521)年间,出※木公(1494—1553)手,自后时有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冬白波觉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女子的辫子和男子的发结”。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当新娘进入屋里后,婆婆将她拉到房子中央的火塘旁坐下,举行巴菲仪式:在巫师主持下,新娘双手掰开鸡

  • 天祝

    地名。即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西南,东接甘肃景泰县,南连永登县,西邻青海门源、互助县,东、北部界甘肃古浪、武威。为藏族聚居。明末清初实行千百户制,雍正年间废。乾隆时形成36族,以寺院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