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隋征高丽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罢兵。炀帝即位后,以其王高元“藩礼颇阙”,已欲征之。会高丽累侵新罗,新罗真平王于隋大业七年(611)向隋请师征高丽,炀帝乃亲统大军号200万(实113万余人),于八年正月集于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下征高丽诏。二月,师次辽水(今辽河)。炀帝随军督战至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因指挥失宜及高丽军婴城固守,致粮尽卒疲,不得已还师。是役,隋损兵折将甚多,初至辽东之30余万隋兵,只数千人还至辽东城;而所得仅攻拔武厉逻一城,置辽东郡及通定镇(郡治在通定镇,故址今辽宁新民县东北辽滨塔)。九年(613),炀帝再次出征,四月,渡辽水,遣将分道出兵攻城,命诸将便宜从事。围攻辽东城20余日不下,双方死伤甚众。又以隋将杨玄感叛,炀帝惧,即日回师。是役,兵部侍郎斛斯政叛入高丽。十年二月,炀帝议再次征高丽,“数日无敢言者”,但炀帝仍“征天下兵”,令百道俱进。九月,至怀远镇(故址在今辽宁辽中县附近),时中原已乱,所征兵均未如期到达,高丽亦因连年战乱困弊,遣使求降,并囚斛斯政以赎罪,炀帝遂还军。后炀帝又因征元入朝,元仍不至,又欲再征,适中原“大乱”,未果。

猜你喜欢

  • 临松

    东晋十六国时期郡名。隶凉州。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前凉张天锡于凉州置郡于临松山下,故名。北周废入张掖郡张掖县。匈奴一支卢水胡世居该地,后凉龙飞二年(397),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

  • 萨古巴罗桑尊珠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扎坝语

    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道孚县和雅江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7千左右。扎坝语没有方言差别,两地扎坝语语音上有些不同,但基本上不影响彼此交际。以

  • 阿达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工诗。曾与文学家程敏政相唱和。有《香泉和篁墩学士》等诗传世。

  • 花哥

    ?—973辽穆宗耶律璟着帐奴隶。契丹族。事盥洗之务。因不堪残暴统治,于应历十九年(969)二月,与庖人辛古、近侍小哥等6人联合反抗,借进膳之机,持刀进帐杀穆宗。景宗保宁五年(973)十一月,被执,遇害

  • 纳黑失只罕

    ?—1417※东察合台汗国第七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沙迷查干汗之子。1415年,被※朵豁刺惕部※异密※忽歹达拥之为汗。与明朝互有使臣聘问。1416年,明廷赐以玺书、金织文绮、盔甲弓刀等

  • 叠溪唐代石刻造像

    在今四川茂县城北40公里处岷江东岸较场乡(原名叠溪)。该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巨石孤峰名点将台。峰上有唐贞观四年(630)所刻摩崖造像22龛,计石刻佛像78尊,主要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观音菩萨以其胁侍像。

  • 果勒敏珠敦岭

    见“辽山”(657页)。

  • 曲棍球

    参见“贝阔”(314页)。

  • 保塞羌

    参见“守塞羌”(9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