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陶克陶

陶克陶

1863—1922

清末民初抗垦斗争组织者。又译作陶克涛、陶各陶、陶什陶、套克套、脱克脱、陶克陶胡等。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北部塔户域人。蒙古族。姓包。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反对清政府的移民开垦政策和旗札萨克、蒙古王公出卖旗地,代表民众到旗府请愿,要求停止出卖土地,遭杖责。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集31人举义,武装反清,捣毁垦务局,遭清政府镇压,离家出走,在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一带活动。后逃往俄国,任陆军少尉。1911年,受沙俄派遣,潜回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参与沙俄策划的外蒙古和呼伦贝尔“独立”活动。曾任哲布尊丹巴的亲卫队队长、兵部副大臣。1922年4月病死。

猜你喜欢

  • 解放组织

    见“民族解放社”(669页)。

  • 阿穆勒塔摩凌河

    清朝将领。鄂伦春族。清初从征台湾、廓尔喀,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嘉庆(1796—1820)时,从参领德楞泰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累官至总管加副都统衔。

  • 岐王

    ①辽封爵。开泰(1012—1021)初,辽边部拒命,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耶律世良奉命为都监,往讨,大破而还,以功封岐王。 ②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一作延祐四年,1

  • 金秀警备区署

    国民政府在大瑶山所设军事机关。1940年广西省政府为了加强对瑶族的统治,下令于大瑶山中心区金秀设置。委任潘耀武为署长,带兵进入瑶山,遭瑶族人民坚决抗拒,治所被迫寄设于修仁县达半年之久。后经残酷镇压,移

  • 觉囊巴·衮噶卓

    1507—1575明代藏族高僧。出生于阿里下部聂氏家族。幼年入甫帕寺,受居士戒,7岁受灌顶,取名贝协当朗巴达多杰,10岁受沙弥戒,13岁赴后藏学修辞学及大小五明,由后藏昂仁返回甫帕寺。18岁受具足戒,

  • 续通志

    书名。清官修。64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成书。体例与郑樵《通志》大致相同,分本纪、列传、二十略等数大部门。缺世家、年谱,明代纪、传因有《明史》,亦

  • 八丹

    元朝将领。又作八儋。畏兀儿人。真定路宣差都达鲁花赤※小云石脱忽怜之子。初事忽必烈于潜邸,为博儿赤(司膳)。以真定路断事官鹰房万户,从征大理有功,受赏赐。中统(1260—1264)初,从征叛王阿里不哥,

  • 乌延胡里改

    金将领。曷懒路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人。女真族。乌延(亦作兀颜)氏。授爱也窟谋克(百夫长)。从鲁王完颜阇母围平州,有功。太宗天会三年(1125),从攻宋,围汴京(今开封),败宋兵于城南。五年(

  • 周几

    ? —426北魏大臣。亦作普几。代人。鲜卑普氏(后改为周氏)。顺阳侯周千子。少以善射,为猎郎。明元帝即位,为殿中侍御史,掌宿卫禁兵,断决称职。迁左民尚书。神瑞(414—416)中,镇博陵鲁口,安辑并州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