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陇西鲜卑

陇西鲜卑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陇西地区的鲜卑诸部。约分布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其名始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除以※乞伏部为首包括斯引、出连、叱卢等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者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苟部、※提伦部、※越质部、※豆留䩭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及※大兜国等。其中乞伏氏不断兼并、征服早已迁入陇西的其他鲜卑部落及汉、羌、氐、丁零、卢水胡、屠各等族,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建立※西秦。后夏国灭西秦,北魏灭夏,陇西鲜卑归属北魏,最终多沿不同途径融合、同化于汉族中。

猜你喜欢

  • 淳钦皇后

    见“述律平”(1348页)。

  • 居车儿

    即“伊陵尸逐就单于”(813页)。

  • 山夷

    见“山寨夷”(119页)。

  • 速仆丸

    即“苏仆延”(1004页)。

  • 愁思堆

    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东晋永和十年(354),晋将桓温率众4万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前秦苻健遣其子苻苌率苻雄、苻菁拒温于尧柳城愁思堆,即此。

  • 柔远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傣族土司。中统(1260—1264)中,傣族首领阿八思入朝内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路。地在今云南大理以西,永昌(保山)之南。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隶金齿宣抚司,为金齿6路之一。明洪

  • 阿尔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温宿县东北阿瓦特,又名盐山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起,设台站于此。

  • 浿水

    古水名。一作浿江。所指因时而异,两汉时,按《史记·朝鲜列传》所记卫满出塞所渡之浿水,和《汉书》所载“汉兴,为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应是指今朝鲜境内之清川江(一说指大同江,或鸭绿江)。汉以

  • 不鲁欢

    见“孛鲁欢”(990页)。

  • 佶僚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仡僚、※仡佬。分布在辰、沅、靖州(皆在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宝元二年(1039),受辰州州将张昭懿招辑,3千余人附宋,为始见于史籍的记载。其民有张、符、覃、杨、谢、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