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曲丹

阿旺曲丹

1677—1751

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海夏琼寺出家,从其叔阿旺楚臣受沙弥戒。三十年(1691),入色拉寺,习修各种经典。博学多识,于桑普寺获“般若论师”名号。四十年(1701),于拉萨祈愿大法会上辩经获“拉然巴”称号。后入下密院学经。四十四年(1705),任该院掌堂师。后返青海。四十九年(1710)赴藏,任阿里托林寺堪布,修缮佛塔传授显密经论。五十八年(1719)任下密院堪布。次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坐床拜其为师。雍正六年(1728),七世达赖移居惠远庙后,为达赖主要经师,并协理政务。十二年(1734),赏“宣衍黄教阿齐图诺门罕”名号。乾隆五年(1740),任甘丹寺甘丹赤巴。十三年(1748),献白银万两修缮夏琼寺。十五年(1750),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时,亲往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张贴告示,劝止动乱。七世达赖为报师恩,赐热振寺为其驻赐地。次年,圆寂于热振寺。

猜你喜欢

  • 勘合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

  • 阿里不哥之乱

    蒙古贵族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争夺帝位之战。元宪宗八年(1258),蒙哥汗率军攻宋,由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翌年,蒙哥卒于军,时忽必烈统兵围鄂州,得阿里不哥争位消息,北归,于中统元

  • 浇河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南。古西羌之地。东晋末年,吐谷浑王阿柴(才)建。十六国时,后凉吕光得其地置郡,治所在浇河城。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复入吐谷浑。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423),拜阿柴为

  • 复株累若鞮单于

    ?—前20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雕陶莫皋。※呼韩邪单于与大阏氏所生之子。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父死,嗣立。仿慕汉朝谥号,亦于单于称号上增称※“若鞮”(匈奴谓“孝”为“若鞮”)。依匈奴俗,以※王

  • 安平侯

    金代对沪沟河(今永定河)河神的封号。大定十九年(1179)封,初,礼官以祀典所不载,难之,终特准建庙。每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

  • 徒单镒

    ?—1214金大臣。学者。本名按出。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速速保子猛安人。女真族。徒单氏。北京副留守乌辇三子。幼聪慧,7岁习女真文,大定九年(1169),从编修官温迪罕缔达学古书,习作诗、策,

  • 宛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世宗子完颜永升(本名斜不出),大定十一年(1171)封徐王,进封虞王。二十七年(1187),判吏部尚书,授山东西路按出虎必刺猛安。章宗即位,徙封隋王。明昌二年(1191)改封曹王

  • 木鼓舞

    苗族传统舞蹈之一。源于祭祀祖先时所跳的一种舞蹈。“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苗防备览》)。有单人、双人舞之分。单人舞时也另由一人击鼓腰打着拍节,一人则边舞边击鼓。鼓之大小

  • 卧结

    见“阿拍”(1193页)。

  • 他失

    见“塔克世”(2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