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布都喇汗

阿布都喇汗

?—1669

叶尔羌汗国第九代汗。又译阿布杜拉汗、阿布都拉哈汗。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拉失德汗孙。世居新疆。清崇德三年(1638),平息叶尔羌汗国统治集团纷争,恢复东西两部统一,被拥立为汗。复备兵抗击天山北部卫拉特贵族、巴尔喀什湖以南哈萨克封建主窜犯。顺治三年(1646),遣使献贡于清,并屡派人到肃州(今甘肃酒泉)、兰州等地贸易。六年(1649),以河西回族丁国栋等举兵反清,吐鲁番封建主拥立其四弟巴拜汗子土伦泰为王,清廷闭关绝贡。十二年(1655),遣克拜等300人进京纳贡,并送归所掠边民。复贡,诏定五年一贡,贡使入关不得过百人。康熙六年(1667),子尧乐巴斯汗在和卓穆罕默德·优素甫父子支持下叛乱,夺取政权,被迫遁居克什米尔(一说去阿拉伯朝圣)。,不久病卒(一说死于印度德里城)。

猜你喜欢

  • 耶律洪道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

  • 肆卢川

    地名。指今山西原平县、忻县之间平川。晋怀帝永嘉四年(310),铁弗匈奴刘虎为晋并州刺史刘琨及鲜卑拓跋郁律所败,收余众,西渡河,居其地。北魏拓跋氏于其地置肆卢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秀容郡,秀容

  • 婼羌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 河州志

    甘肃省方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张瓒(云南武定县人,康熙二十四年任河州知州)奉命重修,未见刻本。四十六年(1707),王全臣复重修。是志以河州为主,兼及循化、贵德地区。分地理、食货、建置、灾祥

  • 北魏宗族十姓

    与鲜卑拓跋氏同宗族诸姓。据《魏书·官氏志》载,至拓跋邻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和拓跋氏合称八姓。其中拓跋氏,由拓跋邻统摄,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元氏。纥骨氏,由其长兄统摄,后改为胡

  • 晁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长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距明塞700余里。万历十五年(1587),受明封为龙虎将军。卒于其父前,故未继承顺义王位,子三(一说子四)

  • 见“叟”(1703页)。

  • 杨吉尔汗

    见“江格尔汗”(885页)。

  • 蒙古房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 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

    ?—1749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作厄尔德尼俄尔克他克他耐。博尔济吉特氏。青海※固始汗孙※衮布长子。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父死,受命袭多罗贝勒爵。五十五年(1716),青海诸台吉定盟,分领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