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毛歌

长毛歌

畲族长篇叙事诗歌。清同治年间(1862—1874)浙江云和县东坑村畲民蓝三满编唱;清光绪年间(1875—1908)畬族蓝福余笔录整理而成。七言,分22段,长达5000多字。歌词叙述太平洋天国革命时期太平军三度攻克浙江丽水城时,畲族人民参加太平军的生动情景。歌颂太平军英勇善战,控诉清朝官军的腐败无能,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它所反映的基本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具有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难留山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锡霖

    ?—1865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由贡生捐笔帖式。道光十六年(1836),补兵部笔帖式。历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三十年(1850),迁光禄寺少卿。咸丰三年(1853),以捐助军饷,升

  • 高昌回鹘佛教遗址

    又称西寺、西大寺。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约12公里处,北距北庭故城1公里左右。1979年开始发掘。建筑范围呈长方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佛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

  • 不鲁罕丁

    见“夏不鲁罕丁”(1851页)。

  • 安日

    ?—前17西汉时乌孙小昆弥(王)。※乌就屠孙,拊离子。成帝建始三年(前30),以父为叔日贰击杀,被汉使册立为小昆弥。侦日贰亡走康居,遣贵人姑莫匿等3人前往诈降,执杀日贰。后为降民所杀,汉立其弟末振将为

  • 卫达尔玛诺木欢

    1523—?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简译作那木按、那木孩。孛儿只斤氏。※吉囊第三子,※吉能弟。领右翼达喇特杭锦和墨尔格特巴罕,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始祖。驻牧于榆林边外。嘉靖三十三年

  • 撒拉口弦

    撒拉族民间弹拨乐器。流行于青海循化、化隆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据《清实录》载,其制作在清代“以铁为之”。今系以铜或银打制而成,呈马蹄形状,直径约1寸左右,重不到5克,中间放置一根又

  • 八字墩

    地名。又作八思墩、八丝墩。明代撒里畏兀儿东迁所到达之地,在今青海省祁连县境内。明朝政府特颁发给其大头目管辖此草原的执照。广为流传的历史民歌对此地有如下描写:“走过了千佛洞(敦煌莫高窟),穿过了万佛峡(

  •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

  • 天祐垂圣

    西夏毅宗李谅祚年号,1050—1052年,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