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
见“且卜拉”(558页)。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西夏画师。小名那征,为甘州(今甘肃张掖)住户。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1193)曾到榆林窟(今属甘肃安西县)画秘密堂,即佛教密宗曼荼罗洞。榆林窟29洞,2洞、3洞为西夏密宗洞窟,或为其所画。榆林窟19洞甬
1177—1217蒙古将领。又作石抹阿辛、石抹耶先。契丹族。库烈儿孙,脱罗华察儿次子。年10岁,立志复辽国。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被金征为奚部长,让其兄赡德纳,自匿居北野山。闻成吉思汗起
书名。18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奥古斯丁·安东尼·乔治(P·Augustine Antony Giorgi)神父辑。由若干有关西藏政治、历史、宗教、文化、地理、风俗、语法和数学等内容的报告、文章和信函等,编
元代河西(西夏)僧人。又作杨辇真加、怜真加、怜真加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得江南。十四年,命其与亢吉祥并为江南释教总摄(又作江淮释教总摄),免除其所摄僧人租赋,并禁扰寺宇。二十一年(1284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用枕。流行于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形呈长方,内实棉絮或驼毛之类。外覆以布或缎。有首、足之分。首枕稍高,足枕稍卑。使用者多为王公贵族。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又作诺色波罗。南北朝和隋时归附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在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沙赫里夏勃兹)西200里。《新唐书·西域传》又称小史,役属史国。《元史·
542—557北周建立者。俗名陁罗尼。557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第三子。9岁(一说7岁),封略阳郡公。魏恭帝三年(556)三月,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书。1卷。清陆祚蕃(字武园,浙江平胡人,汉族)撰。康熙年间(1662—1722)成书。作者督学广西时,因不适应当地道路险阻,而屡遭守土有司非礼,因作是书记之。内容除感叹道途险阻外,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