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道宗
见“耶律弘基”(1308页)。
见“耶律弘基”(1308页)。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迴遮也。”藏语译为“迴遮”,举行法事时施食求延命息灾。
①北凉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年号。431—433年,凡3年。 ②高昌国王麹□年号。614-619年,凡6年。
有称“西蛮夷校尉”。晋时于蜀地设置治理少数民族的职官。晋时益州一带之羌夷“叛服无常”,朝廷为了更有效地镇摄和管理当地少数民族,故设其职。《华阳国志·大同志》亦载:“以蜀多羌夷,置夷府,以平吴司张牧为校
清代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喀尔喀额鲁特。居于鄂尔坤河流域乌兰乌苏额鲁特人的总称。有二札萨克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自推河移驻,隶喀尔喀赛音诺颜部齐齐尔里克盟。详见“额鲁特旗”(2535页)、“额鲁特
见“石璟”(448页)。
见“仲译钦布”(799页)。
古地名。参见“骊戎”(1970页)。
见“泥和城”(1515页)。
又作路引、信票、马牌、乌拉票等,均藏语“朗木依”的意译。旧时西藏过往僧俗官员、士兵、商旅、僧迦所持在沿途征派※外差徭役的凭证,上写持证人姓名、身份、事由、起止地点、所需乘畜、驮畜、人役数等。旧时经清中
见“赫哲族”(2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