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世延

赵世延

1206—1336

元朝大臣。字子敬。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孙,文州吐蕃等处万户府答鲁花赤※赵国宝子。聪颖喜读书。初入枢密院、御史台习吏事。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任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参与平定乌蒙。二十六年,进监察御史,劾丞相桑哥不法事。二十九年,佥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举儒学,立义仓,修堤堰,禁掠良为奴。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历任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中台都事,迁安西路总管,剖决壅滞文牍3千件,发廪赈灾民。武宗至大元年(1308),改四川肃政廉访使,纠蒙古军士科差繁重,军官抑良为奴等弊,修都江堰以便民。四年,升陕西行台侍御使,力主对蛮夷采用羁縻之策,反对穷兵黩武。仁宗延祐元年(1314),任中书参知政事。次年,迁御史中丞,劾右丞相铁木迭儿13罪。历翰林学士承旨、昭文馆学士。五年,转四川行省参知政事,于重庆路立屯田。仁宗卒,遭铁木迭儿诬陷,入狱,得左丞相拜住助,获释。泰定朝,历任集贤大学士、御史中丞、中书右丞,加同知枢密院事。文宗即位,以翊戴功,官至中书平章政事。至顺元年(1330),奉命与虞集等撰修《皇朝经世大典》。封鲁国公。二年,改封凉国公。顺帝至元元年(1335),任奎章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生前曾校定律令,汇为《风宪宏纲》行世。

猜你喜欢

  • 元氏长庆集

    书名。唐元稹(779—831)撰。60卷。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隋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少工属文,贞元(785—805)举明经科。穆宗长庆二年(822),曾任三月宰相。后历任同州刺史、武昌节度

  • 兰州西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址在甘肃省兰州外城西关内。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雍正七年(1729)重修。寺分三部分:即外院及水房、内院大殿、左北跨院讲经堂等。砖照壁及砖砌的三座门,使外院显得坚实雄壮

  • 西宁府续志

    青海省方志。光绪三年(1877),西宁知府邓承伟发起主办,邀请西宁办事大臣豫师、西宁道张宗翰协同西宁人来维礼等人依循旧志体例,设局续修,次年脱稿,九年(1883)始印成书。所记起自清乾隆十二年(174

  • 傅统先

    1910—1985当代知名社会科学家。原籍云南澂江,生于湖南常德。回族。1932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哲学系毕业,著《认识论》。1942年取得圣约翰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哲

  • 蒲类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西部疏榆谷(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799。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1人。居民“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

  • 卡日其卡

    即“卡什刻”(545页)。

  • 伊犁煤窑

    清代新疆工矿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经伊犁将军伊勒图奏准,于烘郭尔鄂博山之大山头、石人子、甘沟3处,开设煤窑24座。中16座长年挖取,八座冬春两季挖取。五十年(1785),又增设12座。越3年,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龙头目老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

  • 仡僚

    古族名。又称※葛僚,唐代对仡佬族先民的称呼之一。僚,原作獠。宋代又有※佶僚、仡佬等称;元代有僚、土僚、仡佬、红仡僚。至明清两代又出现仡佬、革老、花仡佬、红仡佬、打牙仡佬、剪头仡佬、披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