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谛仓麻呢巴·西饶扎西

谛仓麻呢巴·西饶扎西

1647—1716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藏族。出生于上热贡地方。顺治十六年(1659)出家。康熙元年(1662),入隆务大寺经院学经。五年(1666),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经院,学习《中论》、《般若》和《俱舍论》。从五世达赖喇嘛受近圆戒。十年(1671),获拉然巴学位。十二年(1673),返回家乡。二十二年(1683),修建宗噶尔噶当颇章扎西林寺。塑造佛像。用银汁书写《大般若经》,从理塘迎请《甘珠尔》大藏经。二十五年(1686),建立法会会上念颂词制度。四十六年(1707),任隆务大寺堪布7年。向隆务活佛为首3千余僧众授金刚曼灌顶。四十八年(1709)于河南蒙古济农王之乌厄盖处拜见一世嘉木样。70岁圆寂,火化造舍利灵塔。

猜你喜欢

  • 俄尔吞

    见“鄂伦春族”(2052页)。

  • 平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

  • 旗籍

    旗人的旗属、籍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八旗,即以行军旗色定其官兵籍属。某一旗人的籍贯,称某某旗分、某甲喇、某佐领。入关以后,旗人户籍皆在京师,故都视京师为“乡土”、驻防为“出

  • 札藏寺

    黄帽派喇嘛庙。位于今青海湟源县西30里。为青海黄河北右翼蒙古各旗置建。住寺喇嘛俱为蒙古族人。解放前有喇嘛128名。车臣诺们汗住持。原有右翼盟长公署及右翼王公贝勒等办事处。绕寺而居皆蒙古人,约有数百户。

  • 伊禅卡兰

    见“玛木特·额敏”(954页)。

  • 钦定平苗纪略

    书名。清代鄂辉等奉敕撰。52卷,卷首4卷。有嘉庆二年(1797)武英殿聚珍版印本。主要记录有关湖南与贵州东北等地苗、土家等族的历史及乾隆末爆发的苗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善后事宜等,详细记录了战争的过程,

  • 议康

    水族习惯法。水语音译,汉译“乡规民约”。由各寨寨老议定,内容包括:抵御外侵,保卫各寨安全,遇有劫寨或械斗,鸣牛角互通信息,彼此支援,团结互助;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尊老爱幼;严禁偷盗、行窃;禁止乱伦等。议

  • 白叠布

    古代滇西地区哀牢夷及金齿族先民以木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纺织品。亦作“百叠”、“帛叠”。始见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称是金齿的一种主要纺织品,“坚厚缜密,颇类丝绸,土人无贵贱者服之

  • 大德通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崇宗大德年间(1135—1139)。铜质,有大、小品,传世有“元宝”钱。

  • 特勒帕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暖帽名。以毡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翅各5寸。男翅两平,饰以海龙水獭皮。帽顶呈红色,饰以纹绣,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如葫芦之半,帽后翅稍垂,顶饰金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