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落素伯商队
清代准噶尔部派至肃州互市的商队。乾隆十五年(1750),准噶尔部长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为发展与中原地区贸易,派遣宰桑诺落(洛)素伯率领商队至肃州参加定期互市。全队301人,中有准噶尔104人,维吾尔族197人,携羊156900余只,马1900多匹,驼1000余只,牛2000余头,驮驼500多峰,各色毛皮7万余张,以及葡萄干等物。共易换白银19万余两,收购大量绸缎布匹和茶线等物,为准噶尔贸易史上规模最大商队。
清代准噶尔部派至肃州互市的商队。乾隆十五年(1750),准噶尔部长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为发展与中原地区贸易,派遣宰桑诺落(洛)素伯率领商队至肃州参加定期互市。全队301人,中有准噶尔104人,维吾尔族197人,携羊156900余只,马1900多匹,驼1000余只,牛2000余头,驮驼500多峰,各色毛皮7万余张,以及葡萄干等物。共易换白银19万余两,收购大量绸缎布匹和茶线等物,为准噶尔贸易史上规模最大商队。
书名。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对内蒙古的统治,在蒙古族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法规。崇德八年(1643)初颁,乾隆六年(1741)重订,六十年(1795)再次增订,以蒙、满、汉3种文字刊印颁行。共12项,2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巡视卡伦的人”。管理在卡伦供差的维吾尔族农民。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
见“达延汗”(726页)。
清末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字星桥。初由贡生累官道员。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安徽按察使,后5年,迁布政使,旋署巡抚。三十一年(1905),迁新疆巡抚。宣统二年(1910),召回京。著有《新疆奏稿》。
即“古尔班阿里玛图”(444页)。
赫哲族旧时装诸动物神用的皮口袋。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相信万物有神,各种动物也皆有神主司,马有马神,虎有虎神,还有龟神、鳖神、虾蟆神、刺猬神等。为了不触犯和求得诸动物神保佑,以
明代蒙古职事名。蒙古语音译。从事侦探事务。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哈甲儿气,是熟知地名、道路之人,与向导、夜不收同”。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厄德格讷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翌年,首领阿济比遣锡喇嘛噶斯朝觐,受到清政府隆重接待。二十七年(1762),所属鄂斯诸处为霍罕侵据,清尚书永贵,遣使
见“耶律阮”(1301页)。
※奚族之一部分。唐代末年※契丹崛起,奚族为其所役属,后因不堪受虐,部分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北山投唐,称“西部奚”,余部自阴凉河(今内蒙赤峰南锡伯河)移居古北口外琵琶川(今辽宁建昌县境)一带,称“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