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经幢
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治十四年、十五年兴善寺的沙弥巴答那征、比丘师圆寂,在塔院墓地造幢,主持者皆为党项人平尚吒失领占。幢身七面刻西夏文楷书《佛顶尊胜陀罗尼》,第八面刻发愿者人名,其中不少为党项族姓氏。是迄今所知使用西夏文最晚的文物之一。1962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韩庄,现存保定市莲池公园。
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治十四年、十五年兴善寺的沙弥巴答那征、比丘师圆寂,在塔院墓地造幢,主持者皆为党项人平尚吒失领占。幢身七面刻西夏文楷书《佛顶尊胜陀罗尼》,第八面刻发愿者人名,其中不少为党项族姓氏。是迄今所知使用西夏文最晚的文物之一。1962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韩庄,现存保定市莲池公园。
也叫墨脱门巴语。门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林芝县的东久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不丹王国的东部。国内使用人口约5000,国外不详。仓
见“秃发乌孤”(1084页)。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1276),宋帝赵㬎正式上表投降,元军入临安(今杭州)。宋帝赵㬎以及全太后等被虏北去。宋益王赵昰(9岁)、广王赵昺(6岁
即“蒙古黄金史”(2341页)。
契丹一种特殊的军队。《辽史·营卫志》称:“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宫卫制(即斡鲁朵制)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始创,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为一特殊独立单位,宫卫中的军队称宫分军。一说宫分军为
?—1900清末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巴雅尔氏。由笔帖式累擢给事中。出知临安府,升云南粮储道,晋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顺天府府尹,因病解任,旋起为内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
?—1162?金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康宗※乌雅束孙,金源郡王※完颜宗雄子。通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汉字。为熙宗所赏识,年18,授定远大将军,为顺天军节度使。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迁益都尹兼山东东路
1803—182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嘉庆七年(1802),罗桑却吉尼玛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即土观呼图克图四世。藏族。出生于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曾于郭隆寺和哲蚌寺郭莽札仓学经。道光四年
602—664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
壮族旧时葬俗。流行于广西右江流域。该地壮族凡正常死亡的老人下葬后,须由死者亲属坐在墓旁举行掷砖仪式,把一块砖头抛向远方,然后以砖头的落点至坟墓的中心点作为半径,绕坟画一个圆圈,再在圆圈的周围打上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