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桑帕

袞桑帕

1389—?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热丹袞桑帕、江孜法王袞桑帕、大德大司徒法王袞桑帕。藏族。属穆氏族中之迦支系(后称夏喀哇族)。先世原居今甘孜之邓柯(丹玛)一带,后移居后藏年楚河流域翁喀恩莫龙,成为江孜等地统治者。其父袞嘎帕建江孜堡以居。幼年出家为僧,往依帕竹政权首领阐化王贡玛查巴坚赞任侍寝官。明永乐十一年(1413)继父职。于江热建立法苑,迎请克主杰(即班禅一世),尊为教法官,宏扬佛法。同年,被明帝封为大司徒,赐银印。次年,为能得到大菩提正果,在年楚河上建造一座奇特之六孔桥,桥上建大菩提佛塔,内藏释迦像坛城等8种坛城。同时广兴佛事,做大法会。同一世班禅扩建白阔德钦寺(即白居寺)。洪熙元年(1425),建白居寺围墙,宣德二年(1427),建吉祥多门塔(又称“十万大佛塔”),为西藏唯一的一座塔中寺,堪称一绝。六年(1431),以纳塘本《甘珠尔》经为蓝本,命人在磁青纸上缮写金字《甘珠尔》经110部,称“江孜天邦玛”本(意为禁门,指此经只存本寺不得外传),为藏文大藏经诸本中之善本。继缮写《丹珠尔》经一部。正统四年(1439),又写密宗经典四续部咒。六年(1441),雕版印刷《八支全咒》,并建藏经殿以存大藏经典。由于其建甘珠尔经典、依节期设供、严肃法规,有益于朝廷兵差赋税之制,颇得明廷信赖,曾特颁发“致热丹袞桑帕大司徒诏书”,以褒其功。享年50余岁。

猜你喜欢

  • 阿里衮

    ?—1769或177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松崖。内大臣德音之子。乾隆四年(1739)至十二年(1747),历任副都统、侍郎,湖南、山西、山东巡抚。在兵部侍郎任上,奉命巡察东北,首倡于吉

  • 涔阳蛮

    南北朝时涔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代泛称※荆蛮、※武陵蛮、※巴郡南郡蛮。分布在今湖北公安县南。传说为※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北周天和元年(566),用粮食和武器等援助荆州、信州蛮首领※冉令

  • 达隆巴·阿旺丹丘桑布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达陇噶举派僧人。藏族。著有《达陇教史》,成书于清顺治五年(1648,一说康熙八年,1669)。该书专述噶举派达陇支系的历史。全书447页,另有增补53页。以木刻版传世。版藏达陇贝甸阿佩

  • 扎西其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意为“吉祥汇聚寺”。在青海同仁县黄乃亥林区边沿。《安多政教史》称该寺为一切修行地之楷模。明天启五年(1625)由隆务寺曲哇活佛洛桑丹贝坚赞开辟为修行处。清顺治五年(1648),由第一

  • 达瓦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扈鲁玛台吉。博尔济吉特氏。青海和硕特部※固始汗弟布雅鄂特欢裔孙。世牧准噶尔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清乾隆二十年(1755),迎降清军,授札萨克辅国公。二十二年(

  • 和速加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合速嘉。该姓人员本居东北地区。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

  • 它斯罕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

  • 华丹智华

    1766—184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八任堪布。藏族。出生于下佐格地方。从阿高日超巴剃度出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嘉木样授沙弥戒。25岁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五部大经,获多然巴学位。任土观呼毕

  • 后秦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烧当羌姚氏所建政权。※淝水之战后,氐族苻氏前秦政权日趋瓦解。建元二十年(384),原受前秦控制的羌人首领姚苌奔赴渭北,纠集西州豪族,叛苻坚,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年号白雀,

  • 松潘等处安抚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置。治所在龙州(今四川平武)。初以龙州知州薛文胜为安抚使,秩从五品。二十年(1387)正月,改为龙州。二十二年(1389)九月,改为龙州军民千户所。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