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蕃汉二字院

蕃汉二字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掌管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书,用蕃字书写,再分别副以其它文字。因蕃字地位最高,故蕃字院受到特别重视。

猜你喜欢

  • 经学系传谱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经师传记。1册,不分卷。清康熙年间赵灿著。灿,回族。江苏晋陵(今常州武进县)人。出身伊斯兰教世家,著名经师舍蕴善(起云)弟子。此书初稿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后经增补,于康熙五

  • 腾越

    参见“滇越”(2401页)。

  • 百夷

    古族名。亦作“伯夷”、“僰夷”、“摆夷”。元明时期对傣族先民的称谓。始见于元李京《云南志略》、周致中《异域志》等书,为唐宋时“白衣”之同音异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钱古训、李思聪奉命至麓川平缅

  • 金娘

    ? —1788清代台湾林爽文起义军中医师。凤山县下淡水人。高山族。招汉族洪标入赘为夫。中年时因染疾曾跟人学画符治病,病愈后,一直给人医疾。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湾北路发动武装反清,南路以

  • 故姑

    见“固姑冠”(1431页)。

  • 阴山岩画

    分布于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中。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多刻画于断崖立壁、山巅巨石之上,形成密集的岩画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提及。1976年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有大批发现。据研究

  • 圣乐舞

    唐代南诏舞乐名。表演者衣南诏特有服装,戴黑色头囊(高帽),系金佉苴(金腰带),数十人手持孔雀尾之类长羽毛翩翩起舞;乐者演奏“南诏奉圣乐”。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遣子寻阁劝等入朝,进

  • 益福的哈鲁丁

    元代语言学家。回回人。祖籍西域。祖父木沙剌福丁于成吉思汗西征时归附,随军东迁,遂定居。平章政事札剌鲁丁之子。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供职于翰林院,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正奉大夫。通亦思替非文(一

  • 热兰遮堡

    见“台湾城”(649页)。

  • 元文宗实录

    书名。元官修。卷数不详。起天历元年(1328)九月,迄至顺三年(1332)八月。始修于元统元年(1333,一说二年,1334),由翰林学士张起岩、王结、欧阳玄、成遵、谢端、苏天爵等与泰定帝、明宗、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