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政教史

蒙古政教史

藏文蒙古史籍。原名《述说蒙古地区汗统、佛教、高僧、寺庙、文字创制诸源流之宝鬘》,简称《宝鬘》。内蒙古鄂尔多斯部准格尔旗耶喜巴勒登著。成书于藏历第十四胜生周木羊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其内容分3部分:(1)蒙古汗统传承。(2)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蒙古文字的创制经过,译自汉、藏文之经典。(3)蒙古地区建造寺庙之概况。跋语中说明书的结构、书名、作者、成书时间及地点。其历史部分的内容与※《蒙古黄金史纲》、 ※《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大致相同,但其中记载了许多不见于蒙、汉史籍的片断,可补蒙、汉史籍的不足。对清代盟旗建制和蒙古地区寺庙的记载较详,为研究蒙古佛教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木刻藏文本收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苏鲁格据该版本译成汉文并详加注释于1989年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书名称《蒙古政教史》。

猜你喜欢

  • 沙蜜

    土族第一代纳土司。蒙古族,一说藏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遂以纳为姓。明洪武四年(1371),率部落归附明朝,授总旗,世袭,曾辖有“土舍”、“土民”200余户、男女1068人。附纳土司世系(居地西宁

  • 罗什

    ?—166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七年(1642),随军征明,率本甲喇兵败敌。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继随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山

  • 畏吾儿沁

    见“委兀慎”(1454页)。

  • 罗卧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拉乌。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镇沅、祥云、西畴、罗平、金平、元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绳地人

    清初京畿单身(无地)汉人投充旗下当差者之称。按照清政府规定,单身投充者每人给“一绳”之地。嘉庆《清会典事例》卷905《内务府·屯庄》项下载:“带地来充者,为投充人;单身投充愿领地纳银者,每给一绳地(合

  • 西域闻见录

    书名。又称《西域记》、《西域琐谈》、《异域琐谈》、《遐域琐谈》、《西域旧闻》、《西域总志》、《新疆纪略》、《新疆外藩纪略》等。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七十一撰。全书8卷,卷首有舆图。卷1、卷2为“新

  • 土民

    土族史称与他称。参见“土族”(63页)。

  • 上位使者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第七级官名,位于※“大兄”之下,※“诸兄”之上(《北史》等载七至九级官名为※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

  • 段正兴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七世国王。又名段义长(一作段易长)。白族。大理人。※段正严(段和誉)子。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因诸兄弟内争、诸属部反抗,父禅位为僧,遂继王位。翌年改元永贞,以高明量

  • 农土

    即“嫩秃黑”(24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