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日来尼

萨日来尼

赫哲族的婚姻习俗。结婚前男方向女家送纳全部“彩礼”的仪式。赫哲语音译,意为“过大礼”,因主要彩礼于这时全部送给女家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婚娶中男家要给女方衣服、布疋、家具、首饰、酒、肉等作为彩礼,也有给钱或马匹的。分两次送给,一在订婚后不久送去少部分,称“过小礼”;“过大礼”则在结婚前数日进行,届时男家宴请男女双方的长者、媒人及亲友,并将全部彩礼送交女家。进入20世纪后,还在宴席中择定结婚吉日(旧时无选吉日习惯,随便确定一个日子即可)。有的宴请在女家举行,所需肉、酒由男家带去,并有习惯规定:猪的四条腿必须与肚皮连在一起,不能分割;猪头与猪尾留下,猪头用来招待不能与岳父母等同席的未婚女婿,猪尾送给这时躲在别家的女儿吃。以表示男子为一家之主,妻子应对丈夫百依百顺,夫唱妇随;4条猪腿给未婚女婿在宴后带回家中招待另一些客人。

猜你喜欢

  • 翕侯

    官名。又写作“翖侯”。汉代乌孙、大夏、康居等均有设置。国事一般为若干翕侯分管,由国王统领。参见“五部翕侯”(266页)。

  • 榜式

    即“榜什”(2420页)。

  • 菩提流志

    572?—727唐代佛教译经师。本名达摩流支。译言“法希”。姓迦叶氏。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12岁出家,学声明数论,精通咒术、阴阳谶纬。60岁时皈依佛教,从耶舍瞿沙学经论。后到各地游历、讲法。武则天长

  • 赛郎巴

    见“东科尔”(512页)。

  • 大辽古今录

    书名。今佚。作者、卷数不详。从书名推测,应为辽人著作。金朝时高丽所进。《辽史·历象志上》:“高丽所志《大辽古今录》称统和十二年(994)始颁正朔改历,验矣。”

  • 康古鲁

    见“康古六”(2101页)。

  • 布努语

    我国自称“布努”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20多个县的部分山区,贵州省的荔波、云南省的富宁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有26万。布努语的特点有:没有浊闭塞音声

  • 山哈

    畲族自称之一。又称“三哈”、“山达”、“山客”。畲族“哈”、“达”为“客”之意。今闽东、浙南畲族地区普遍使用,流传口头,于史无载。他们自认是从外地迁来此地,或从山上迁居平原的客人,故称。一说“三哈”即

  • 萨载

    ?—1786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镶蓝旗满洲都统萨哈岱之子。初为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历任松江知府、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四十一年(1776),授河道总督。增开陶庄引河,使黄河远离

  • 索格召

    鄂温克语音译。是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人对野生鹿的称呼,对已驯养成家畜的驯鹿称“鄂伦”。详“驯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