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大战于萨尔浒山(今辽宁省抚顺县上马境内)。是役为双方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后金胜利、明军转败的开端。明分军四路围攻后金,总兵马林率兵15000,从开原出靖安堡;总兵杜松率兵25000,出抚顺;总兵李如柏率兵25000,出清河鸦鹘关;总兵刘綎率兵15000,从宽甸出亮马甸子,与朝鲜国都元帅姜宏立(即姜宏烈)、副元帅金景瑞所率13000朝鲜兵会合。二月二十五日,分路先后出师。杜、马两军约定三月二日会师二道关(即大民关,在兴京西40里);四路军约定三月三日会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镇)。因明军师期泄漏,后金积极备战。二月二十九日,杜军星夜出关,夜渡浑河,与后金军遭遇,分军据守萨尔浒山,并争夺界藩山吉林崖。努尔哈赤本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原则,与诸子率八旗劲旅6万之众,集中优势兵力西进,以二旗兵抵抗吉林崖杜军万人,亲率六旗猛攻萨尔浒大营,致杜军等阵亡。三月二日,后金又集八旗兵向马林,潘宗颜所据尚间崖和斐芬山冲击,明兵溃散,马林仅以身免,潘宗颜全军覆没。刘綎军经马家寨、深河等地小胜之后,进至赫图阿拉50里富察之野。努尔哈赤自西路回军,以4000兵守城,防清河路明军,其余八旗精锐全力东进,刘军中计陷伏,全军覆没。李如柏军先迟迟不前,后以令溃逃。明军三路败亡,折损军士45000,文武官员300余,损失军械达武库十分之六、七。此战是后金一方集中使用兵力,选择有利战机,速战速决,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充分显示努尔哈赤指挥才能和后金将士勇猛战斗的作风。是明、金兴亡史上的重大转折,功守易位,明军从此一蹶不振。后金遂以破竹之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猜你喜欢

  • 奔古簇

    又作奔古尔著簇、奔古尔着簇。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六年(1470),族人龙卜节等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以衣服、彩缎等。此后,其首领不断依例入贡明廷。成化十二年(1476)派米

  • 懿德皇后

    见“萧观音”(1994页)。

  • 米拉胡尔

    波斯语mirakhur音译。官名。掌管汗的马匹和出巡事务,大致相当于秦汉时代的太仆。※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辉罕城

    即“忽汗城”(1487页)。

  • 乌蛮七部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

  • 皇华驿

    清代在京师所设的驿站。为全国驿传的总枢纽。设驿马500匹,马夫250名,车150辆,车夫150名。每年经费由兵部核明数目,移咨户部给领。皇华驿每日拨马以备车驾司捷报处之差,照勘合火牌,填给车马之数,应

  • 完颜宗贤

    ?—1150金皇族、大臣。本名赛里,亦作塞里。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习不失孙。真定留守鹘沙虎子。天辅元年(1122),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今河北省安固

  • 精河直隶厅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十四年(1888)置。治所在今新疆精河城。辖有5驿站、13卡伦、察哈尔营、旧土尔扈特、哈萨克游牧地。归伊塔道管辖。1913年改为县。居民近5000人,主要有蒙古、汉、维吾尔等民族。

  • 马湖三十七部蛮

    宋代四川马湖蛮属下众部落名。乌蛮系统。总首领自称“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子”。分布在今马边县至雷波县地区。一般认为与彝族有密切关系。

  • 九部联军之战

    战役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以那林布禄、布斋弟兄为首的海西女真叶赫部及哈达、乌拉、辉发三部首领,对以努尔哈赤为首日益强大的建州女真的存在,深感不安。通过交涉威胁、领土要求、出兵掠夺村寨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