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仲宣
辽末投金大臣。本名野里补。契丹族。为越国王※萧仲恭同母弟。史载其聪敏好学,沉厚少言。在辽时,因母为辽道宗季女,五岁时,即遥授郡刺史,累加太子少师,为本部详稳。辽亡前夕,为护卫太保左右班详稳,随天祚帝西奔,至石辇铎,奉命留侍母,为金兵所获。金太宗嘉其孝,且谓其能知辽国事,命权宣徽使,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伐宋,师还,居家。金熙宗时,皇统二年(1142),授镇国上将军,历顺义、永定、昭义、武宁四镇节度使。任内为政平易,吏不敢为奸、溯、潞百姓为之立祠,刻石颂之。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卒。
辽末投金大臣。本名野里补。契丹族。为越国王※萧仲恭同母弟。史载其聪敏好学,沉厚少言。在辽时,因母为辽道宗季女,五岁时,即遥授郡刺史,累加太子少师,为本部详稳。辽亡前夕,为护卫太保左右班详稳,随天祚帝西奔,至石辇铎,奉命留侍母,为金兵所获。金太宗嘉其孝,且谓其能知辽国事,命权宣徽使,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伐宋,师还,居家。金熙宗时,皇统二年(1142),授镇国上将军,历顺义、永定、昭义、武宁四镇节度使。任内为政平易,吏不敢为奸、溯、潞百姓为之立祠,刻石颂之。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卒。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因近吉林哈达岭(亦称长岭)得名。领瑕、河二州。治瑕州,故址在今吉林省桦甸县城东北8华里之苏密城;亦有他说:一说为该省海龙县西南之山城镇山城(亦名北山城子),一说在辽宁省清
①(?—579或580)西魏、北周大臣。字保兴。代郡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曾祖宇文伊与敦、祖长寿、父文孤,皆为沃野镇军主。初从宇文泰破侯莫陈悦,授威烈将军,封渔阳县子。西魏大统三年(53
见“阿旺成勒嘉措”(1244页)。
?—1638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又译作希体图葛布鸠。随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内蒙古归化传教。熟悉经典,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
1904—1966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14至1918年在本旗把什村读私塾。1918年入土默特高等学校学习。1922年参加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后入北平蒙藏学校。1923年参加反军阀吴佩孚的斗争
隋时突厥将领。※始毕可汗部将(一作弟)。隋大业十年(614),隋臣裴矩为分始毕可汗之势,将宗女嫁之,拜其为南面可汗,不敢受而作罢。致使始毕可汗渐怀怨。后事迹不详。
沙陀首领,唐末将领。唐骁骑上将军※朱耶骨咄支子,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朱耶尽忠之弟。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兄尽忠、侄执宜为摆脱吐蕃控制,率沙陀众自甘州至灵州归唐,途中遭吐蕃追击,兄战死,侄至灵州
吐蕃城名。清译作总噶尔城。今青海平安驿。公元11世纪初,当地吐蕃首领李立遵迎立吐蕃王朝赞普后人唃厮啰为赞普,自立为相,一度成为河湟吐蕃的政治中心。其城分东西2垒,广8里,北依山,南枕湟水。后,成为唃厮
又译叶密里、也迷里、业瞒。①河名,即新疆额敏河。 ②地名,在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耶律大石西征,1132年在此建城,称※菊儿汗,建元※延庆。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以其地封给第三子窝阔台(太宗)。窝阔台
见“合鲁不只”(8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