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语支

苗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苗语和一部分瑶族说的布努语、巴哼语、炯奈语等4个语言。使用人口约计有635万。另外,还有一部分自称“唔奈”、“优诺”的瑶族,他们使用的语言接近巴哼语,是巴哼语的方言还是两个独立的语言,待定。主要特点:声母多,韵母少;一般都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小舌塞音和清鼻音、清边音声母比较普遍;一般只有一个鼻音韵尾-n或-,没有塞音韵尾;元音不分长短、松紧;声调系统与汉语的大致相当,古代4个声调,后来由于声母的清浊又各分为阴、阳两类调;词根都是单音节的;合成词多为修饰式的,带前加成分的合成词比较普遍;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形容词作定语,除少数几个词外,在中心语后;指示代词作定语和名词作限制性定语时,除个别语言外,都在中心语后;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4个语言之间,语音面貌和语法现象相近,差别比较大的是基本词汇,相互间交际通常用汉语。

猜你喜欢

  • 阿吉阿允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鸡骨卜。遇事必以鸡骨卜吉凶,其法在鸡腿骨上的小孔内插入细竹签,以骨头上的小洞多少、竹签的倾斜度和所指方向,按求问的事项作出不同的解释。如问病情,以骨腿上洞少、竹

  • 百户

    职官名。金朝始设,女真语称为“谋克”,隶属于“猛安”(千户)。元承金制,作为世袭军职,又称百夫长,隶属于千户。驻守各地者,设百户所,分隶于各县千户所。百户所分两等,上所置蒙、汉百户各1员,下所置百户1

  • 佑宁寺观经会

    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土族传统庙会。流行于青海互助县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六月初八至初九日举行。届期佑宁寺喇嘛每天要三次到经堂念经,法台两次到经堂讲经。正月初八与十四日两天举行喇嘛

  • 孝武惠文皇帝

    见“耶律德光”(1323页)。

  • 西藏考

    书名。不著撰人。约成书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为著者亲至藏地,随笔记录之作。内载入藏行程,以里计站,颇详尽。又录有布彦、库库木、叶楞、布鲁克巴、噶毕东鲁卜诸奏书,以及唐蕃会盟碑文、御制平定

  • 额速克

    即“马湩”(159页)。

  • 牌租阿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新疆识略》作牌素巴特。今作排孜哇提。三者为同名异译。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阿奇木伯克治理当地维吾尔族民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

  • 巴者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建置年代不详,其地在今西藏昂仁以西地区。史载洪武十四年(1381)十二日,遣人泐明出使西域之宗随入朝贡方物,赐其使。

  • 多隆武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乌素尔氏。由笔帖式补骁骑校,累迁协领。道光四年(1824),加副都统衔,充叶尔羌帮办大臣。六年,以张格尔纠集安集延、布鲁特回众入卡,陷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等

  • 科赛

    见“火筛”(3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