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永邵卜大成台吉” (640页)。
即10户或10人之长。古代兵制10人为什,户籍10家为什,曾是北方游牧民族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首领。匈奴、女真、蒙古等皆设之。匈奴在万骑长下各置千长(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十骑长)等。所有及龄
唐代古族名。为汉晋时“摩沙夷”之同音异译。《蛮书》卷4:“磨蛮,亦乌蛮种也”。据《太平御览》卷789引《南夷志》,此磨蛮湮些字,应为磨些蛮。《蛮书》卷1台登条及卷2泸水条,其分布在东沪水(今雅砻江)以
①见“萧迂鲁”(1993页)。 ②见“萧革”(1990页)。
见“刘承祐”(864页)。
见“巴雅尔”(412页)。
春秋时众狄之一。亦作翟柤。约分布在晋东南,后随众狄北移。与晋国为邻,筑有坚城,兵力强健。《国语·晋语》载:“献公田(猎),见翟柤之氛(氛,凶象也),归寝不寐”。因内部矛盾,其君“好专利而不忌”,“君臣
1818—1864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呼尔拉特氏。字礼堂。世居齐齐哈尔城。咸丰三年(1853),随胜保镇压太平军,解怀庆围。后以参领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于冯官屯败北伐太平军,擢佐领。五年(18
书名。广西地方志。128卷。清金拱(奉天,今辽宁省人)、钱元昌(浙江海盐人,汉族)修纂。雍正十一年(1733)十月成书。是书广泛吸收前志成果,而加以充实扩展,故较前志更加详尽。内分地理、形势、经济、户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为区别于三国时期的魏国(曹魏),历史上也称后魏。参见“北魏”(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