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

古城名。又作阳苴咩城、苴咩城、紫城、阳睑,《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哈剌章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本系“洱河蛮”所筑,后被南诏夺占,属阳睑,南诏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相继扩建,自天宝二年(473)始,至广德二年(764)竣工,历时20余年。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自太和城(今大理旧县城南15里太和村之西)迁治于此。据《蛮书》载:“阳苴咩城,南诏大衙,门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甃以青石为磴。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大和往来通衢也。”第二重门内有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住宅。第三重门内有大厅,“阶高丈余,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大厅后又有小厅,小厅后为南诏王宅。后为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首府。元代为大理路军民总管府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另筑大理府城,该城渐废。

猜你喜欢

  • 乌佑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是珞巴人对精灵、神灵和鬼魂的泛称。其来源有二:一为天父地母结合后所生;一为被害※纽布(巫师)的灵魂转化。有善恶之分。通过祭祀,可使善者赐福于人,恶者不再害人。

  • 粆离尀

    又作“炒伍侕尀”。契丹语,意“战时”。契丹族对“腊辰日”的称谓。俗于是日,皇帝配甲,并率诸司使以上臣僚共着戎装,五更坐朝,奏乐饮酒,毕,依等次赐甲仗、羊马。

  • 咸丰帝

    即“奕”(1719页)。

  • 孛罗忽

    见“伯颜猛可”(1092页)。

  • 宇文莫廆

    晋代宇文部首领。系鲜卑化之匈奴人。本名宇文莫圭。因犯北魏太祖拓跋珪讳,改是名。※宇文丘不勤子。父死,嗣立。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遣弟宇文屈云攻慕容廆,兵败。又遣别部素延攻慕容部于棘城(今辽宁义县

  • 母则黑儿普

    彝语音译。意为由于租佃土地而产生的额外负担。旧时四川凉山美姑地区彝族社会中施行的一种剥削制度。包括三项内容:“母则窝”,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猪粮;“母则直”,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酒粮;“申直”,意为因租地

  • 阿坚

    ?—140东汉时乌桓首领。为乌桓大人。顺帝永和五年(140),结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等举兵反汉,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及军司马,侵扰并、凉、幽、冀4州。冬,为汉使匈奴中郎将张耽所败,被杀,余众悉降。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噶尔噶图接本部左翼右旗界,西至毕济接札哈沁游牧界,南至鼐图尔接本部右翼左旗界,北至札木图接本部中右翼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初,噶尔丹掠所部,墨德

  • 噶玛洛部

    藏族古部族名。据藏籍《安多政教史》载: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时期(742—797),曾攻占唐朝河西陇右广大地区(今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并于唐广德元年(763)一度攻陷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其间,部分吐蕃

  • 帕提沙布伯克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