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布增苏勒和木

罗布增苏勒和木

清代蒙医药物学家。18世纪察哈尔人。通蒙、藏文,精通蒙医药物。以藏文写有数种医学著作:《认药学》(藏文名《满乌西吉德》),全书4册,即“珠宝、土、石类认药学”、“木、汤、滋补类认药学”、“草类认药学”、“盐、灰、动物产品认药学”。药物按类分成10篇,描述药物的形态,为认药、采药及研究药物提供了依据。全书共148页,以木刻版印行;《油剂制法》(藏文名《巴斯满玛扎苏勒》),内容包括奶油药制法、药沐术疗、疟疾和梅毒之医治、皮肤病种、种牛痘法等,并辑录了金丹等汉医验方,全书16页,为木刻本;《脉诊概要》(藏文名《扎达嘎苏勒道兑》),以脉诊为主要内容,并叙及放血的脉络穴位。全书26页,为木刻本。

猜你喜欢

  • 多士宁

    明代云南陇川傣族土司。受明封为陇川宣抚使。万历(1573—1620)初,缅甸东吁国主莽端体率军侵陇川,招诱其合兵内侵,不从,并将缅侵明计划密告明边将为备,称缅内侵之策有二,一为交结木邦,扰顺宁、蒙化,

  • 粤述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1卷。清初闵叙(号鹤瞿,安徽歙县人,汉族)撰。是书为其到广西督学时,参阅地方志书及采访所获资料写成。内容记述明代及其以前的广西建置沿革、名胜、物产、民族、风情等。对广西少数民族徭

  • 喀喇沁部

    蒙古部名。《明史》又译作“哈剌嗔”。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七世外孙和通姓乌梁罕氏,有众6千户,游牧于额沁河,始称所部为喀喇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林丹汗虐其部,和通后裔苏布地与万丹卫

  • 蜡匝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藩卫,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蜡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充长官,管理族部事务。详见“蜡匝簇长官司”(2452页)。

  • 阿土古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善采捕者”。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宁、夹谷守中皆本名阿土古。

  • 瑷珲城

    地名。因瑷珲水而得名。位于黑龙江左岸,即“黑龙江左岸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在前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境。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三年,将军移驻于黑龙江右岸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爱辉镇南老

  • 哈剌哈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八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与蒙古国境内的哈拉哈河流域。

  • 完颜元

    ?—1149金宗室、大臣。本名常胜。女真族。完颜氏。太祖※完颜阿骨打孙,宗峻子,※熙宗弟。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封胙王。皇统七年(1147),因熙宗赐酒,不能饮,熙宗仗剑逼之,逃遁。

  • 迪化

    清代和民国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清初为准噶尔部库木诺雅特游牧处。乾隆二十年(1755),平准噶尔时内属。二十五年(1760),设同知。二十八年(17

  • 刘亮

    507—546西魏大臣。本名道德。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一说其先世为匈奴独孤氏。北魏蔚州刺史刘祐连孙,镇远将军、领民酋长刘持真(一作特真)子。少倜傥,有计略。普泰初(531),以都督从贺拔岳西征。后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