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利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紫羌。汉魏之际,与白水羌、黑水羌同居于白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属阴平郡(治今甘肃文县)管辖。晋时徙居汶山郡广柔、平康县。晋元康八年(298),兴乐县(今四川南坪西)黄石(羝)羌、卢水胡来攻,太守杨邠挞杀黄石、卢水胡首领成豚坚等,其众乃安。
※西羌的一支。又作紫羌。汉魏之际,与白水羌、黑水羌同居于白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属阴平郡(治今甘肃文县)管辖。晋时徙居汶山郡广柔、平康县。晋元康八年(298),兴乐县(今四川南坪西)黄石(羝)羌、卢水胡来攻,太守杨邠挞杀黄石、卢水胡首领成豚坚等,其众乃安。
?—526北魏武川镇将。鲜卑宇文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先祖为匈奴单于远属,后与鲜卑杂居,世为大人,并以部名为氏。北魏安定侯宇文陵曾孙,父宇文韬以武略著称。其为人以“任侠有气干”闻名。北
古地名。高句骊国最早的都城。故址在今辽宁桓仁县东北30华里富尔江注入浑江处的五女山东坡山腰上。高句骊始祖朱蒙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国称号,都于此。历40年,高句骊第二世王瑠璃王类利二十二年
古时壮族风味汤品。今已失传。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见于唐人刘恂撰《岭表录异》卷上,内称:“交趾(地在今越南北部及我国广西部分地区)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滤去肉,进之葱
1846—1912清代藏族高僧。出生于德格达曲之亚曲丁穷地方。6岁随父与舅父学习写诵及计算,12岁入宁玛派寺院桑阿曲林为僧,18岁随舅父赴拉萨朝拜噶丹寺,后去霍扎喀曲等朝圣。返德格后以上师绛央钦则旺布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
南北朝时期柔然公主。郁久闾氏。可汗※阿那瓌孙女,※庵罗辰女。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时,值柔然势盛,争相与阿那瓖结亲。西魏文帝元宝炬率先与阿那瓌通婚,欲连兵征讨东魏。东魏权臣高欢患之,派使者前往柔然离间,
匈奴王。名兹力支。原驻牧车师六国之一蒲类(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以东,以驻地为封号。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率部众1700余人归附汉西域都护郑吉,被安置于车师后王庭以西之乌贪訾离(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
报刊名。清宣统二年(1910)二月新疆伊犁同盟会创办。由革命党人冯特民(字远村、又名冯超)任主笔,李绍武、韩玉青任编辑。社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先出汉文铅印版,继又出满、蒙、维文油印版。重点在
即“乌古涅剌部”(345页)。
亦称“瑷珲将军”。全称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清代黑龙江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将原属宁古塔将军统辖的部分地域划出,设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擢宁古塔副都统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