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辽籍女直
见“熟女真”(2525页)。
见“熟女真”(2525页)。
书名。杨增新撰。有3编。正编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集、30卷,1921年辑;续编14卷,1926年辑;3编6卷,1934年辑。正、续编为新疆驻北京公寓刊刻;3编为云南蒙自县杨氏刊
古地名。①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成县北)。距仇池山120里。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杨定从后秦逃回陇右,遣使于前秦苻丕,受封雍州牧、骠骑大将军,徙治此城。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
藏传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一世。原为西藏色拉寺居巴仓喇嘛。清崇德七年(1642),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应车臣汗硕垒之请,将其派往喀尔喀。一说可能即是被五世达赖喇嘛
?—1772清朝将领。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人。初任杜尔伯特宰桑。乾隆十九年(1754),从阿睦尔撒纳妻弟讷默库内附,隶正黄旗蒙古。二十年,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五月,与喀喇巴图尔阿玉锡等夜袭格登
见“惕隐”(2104页)。
藏传佛教咒语名。藏语称“嘛呢意珠”。即“观音六字明咒”。六字即“唵、嘛、呢、叭、咪、哞”。源自梵文。唐代已被吐蕃尊信,敦煌石窟题记中到处可见。或书于寺院,或刻之于石,铸之于金属器皿,印之于布、纸,或藏
见“延吉府”(819页)。
见“永陵”(635页)。
蒙古部名。本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姓伊克明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准噶尔,兵败伊犁,该部首领巴桑台吉因与辉特部虽同姓,而非其族,率300户附清,封辅国公。后拒从辉特部叛清,被清廷迁至黑龙江富裕河
藏语音译,又称“劳让”,意为喇嘛管理者。解放前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基层组织中管理宗教的官员。例由土司之兄充任,无兄者,其姊亦可任之。僧人身份,着僧服,信本教(黑教)。可代土司处理事务,无直属百姓,由土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