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类乌齐

类乌齐

地名。亦作内乌齐。旧属喀木,后归西藏。其地北界青海,东邻隆庆,西至三十九族,东南接察木多(昌都),向为察木多草地进藏捷经,其地高峰峻岭,一水环流。有土城,城内有噶举派达垅支系所属大寺。红帽呼图克图居此,协理黄教。居民以游牧为生。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进藏,僧俗人等归附,以红帽派呼图克图主持类乌齐大寺,颁给满、蒙、唐古特三体篆字所刻印信,印文为“协理黄教诺门罕之印”。雍正四年(1726),会堪地界,将该地赏达赖喇嘛作为香火地。宣统元年(1909),藏军曾于此堵截入藏川军。二年,因界址未定,暂由恩达县管理,民国元年(1912)改流,改为定青县。

猜你喜欢

  • 罗桑雷智旺秋嘉措

    1839—1894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土观呼图克图六世。出生于甘肃天祝县野狐川。从三世嘉木样罗桑图旦久美嘉措出家,在塔尔寺显宗札仓学经。咸丰二年(1852),入拉卜楞寺习学经论。三年,赴京觐见

  • 摩和尔

    古代维吾尔人印章。有汗印和伯克印之分。汗印,金属制成,形正圆、直径2寸余,印色用红;伯克印,也金属制,圆而有蒂,直径寸余,印色用黑。印文首镌年份,次镌父名,下镌本人名。伯克中惟阿奇木、伊叶罕有印,余俱

  • 於只支

    见“伊连”(802页)。

  • 乞乞仲象

    ?—约697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粟末靺鞨酋长。渤海始祖大祚荣父(一说与大祚荣为一人)。亦称“大舍利乞乞仲象”或“舍利乞乞仲象”。“大舍利”,契丹官名(一说“大”是姓,“舍利”为官名),其子祚荣

  • 胜根打喇汉

    明代女真叶赫部始祖。明宣德年间(1426—1435)人。蒙古族,土默特氏(一说即塔里木卫第一任指挥使※打叶)。宣德间,随阿鲁台部东移,进入塔里木卫忽剌温张地(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碱场),改姓纳喇,遂

  • 努牙喇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巳庞历

    见“庞特勤”(1498页)。

  • 噶举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藏语音译,又作迦举派,意为“口传派”。该派源自印度佛学家谛洛巴大师及尊者阿底峡之教授。11世纪,玛尔巴创立。其曾从阿底峡学法,并在印度亲身闻法于谛洛巴,因其能“领亲语教授之源”,“噶

  • 喀喇乌苏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为夺取西藏,遣大策凌敦多布领兵6千,突入拉萨,杀拉藏汗。清廷闻讯,令侍卫色楞偕青海蒙古兵往征。翌年夏,复令西安将军额伦特统兵2千增援。七

  • 扎华鄂塞尔

    1607—1641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青海佑宁寺章嘉呼图克图一世。西宁卫(今青海互助县)人。土族。崇祯三年(1630),任佑宁寺法台。在位6年。曾与该寺土观一世罗藏拉卜旦及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