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琳

石琳

1639—1702

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石廷柱第四子。顺治十四年(1657),由佐领兼礼部郎中。康熙元年(1662),授山东按察使。六年(1667),授浙江盐运使。十二年(1673),迁湖广下荆南道。二十年(1681),迁浙江布政使,擢湖广巡抚。二十四年(1685),为不致扰民,奏准展限运送建太和殿的楠木。二十五年,调云南巡抚。二十六年,奏请兴修松华坝以利灌溉昆明诸县田亩;改滇省屯田官田照民赋上则起科;减轻井盐征课、民田赋税。是年,擢两广总督。三十九年(1700),以处理黎人事务迟延,应降二级调用,宽免留任。四十一年,疏呈管理广州连州排瑶之法。十月卒于任。

猜你喜欢

  • 撒不碗

    见“耶律敌鲁”(1318页)。

  • 曲棍球

    参见“贝阔”(314页)。

  • 父子连名制

    以子女名同父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发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盛行于父系氏族公社确立之后。其时,父系家长从维护自己和子女的权益出发,利用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变※母女连名制为父子连名

  • 云台过街塔

    元代古迹。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古长城居庸关之云台。元至正二年(1342),顺帝北巡至居庸关之南关内,传谕发内帑于云台上营造佛塔,至五年(1343)竣工,举行隆重庆赞仪轨。云台以汉白玉铺砌,上建石砌佛塔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庙节

    见“分龙节”(323页)。

  • 移马不只

    见“合鲁不只”(836页)。

  • 元书

    书名。清曾廉撰。102卷。计本纪15卷,志10卷,列传77卷。作者志在补遗重修《元史》,但多袭魏源《元史新编》之例,史料搜集考订亦不出前人范围,仅参引《元朝秘史》、《续通鉴》、《辽史》、《金史》及元人

  • 虎踞关

    见“八关”(22页)。

  • 哈剌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萨哈勒察卫,并说清代索伦部境有萨哈勒察地,属黑龙江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