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史

白史

①蒙古史书。全名《崇高至上转轮圣王十善福白史》,汉译名作《杂噶拉斡尔第汗所编之经卷源流》(杂噶拉斡尔第汗指忽必烈汗)。明代蒙古※切尽黄台吉据忽必烈时代之《白史》及畏兀儿人必兰纳识里卫征国师旧作,加以校勘并续补明代蒙古史事,撰成。成书年代不详。主要记述元代史迹,特别是记叙佛教教规;所续补的明代蒙古史事,亦多详于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在蒙古的传播。为萨囊彻辰撰写《蒙古源流》所依据的基本史料之一。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有留金锁整理注释的蒙文本,名《十善福白史》。 ②藏文书名。全称《西藏执政王系白史》。成书于1946年。初为手抄本,1947年于拉萨刻版传世。作者多麦巴根赖群培(1903—1951年),是近代史上著名藏族学者。生于今青海热不贡秀明谢村。幼年被确认为亚麻扎西齐寺活佛。1917年赴地杂寺、拉卜楞寺学因明。1929年去拉萨哲蚌寺果艺扎仓鲁本康村从喜饶嘉措大师学经7年。1934年受印度班智热乎拉(又译罗睺罗)法师之聘,赴印度的瓦拉纳斯及斯里兰卡的梵文大学学习梵文。1938年返藏,赴后藏夏鲁寺,萨迦寺考查经典。同年又返回印度。1945年返藏前曾应侨居印度的俄国人列里赫之请,协助用英文翻译藏文《青史》(1946年出版)。作者精通梵文、印地文、英文及敦煌古藏文,并重视汉文史书,通晓藏族历史及宗教。曾抄录并研究印度收藏的原我国新疆、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书,佛经及文物,并专门去热玛岗及吴香多(又译温江多)对噶琼寺碑及无字碑进行考查研究。在霍尔康支持下在罗布林卡开始撰写此书。由于他一贯坚持爱国立场,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侵藏,不满某些反动贵族的行为,被捕入狱,此书最后完稿于狱中。书中利用敦煌藏文史料及唐代汉文文献,结合藏区实况,详加勘比,写出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的历史。因3年监狱的迫害,后部《白史》未能写成。

猜你喜欢

  • 本仲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全称本仲雪巴。其庄园在仁蚌和白朗地区。此家族成员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出现于后藏贵族行列。时本仲阿旺德钦因准噶尔侵藏,与颇罗鼐成患难之交,活跃于拉萨政界。另一成员本日索

  • 得里底

    见“萧奉先”(1995页)。

  • 萨尔巴噶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拉巴噶什、萨拉巴哈什、布库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众千余户。首领齐里克齐(又作奇哩克齐)当年遣子鄂霍拉克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伊犁西南鄂尔果珠

  • 达离底部

    见“斜离底”(733页)。

  • 霍博克赛里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等书。《皇朝藩部要略》作和博克萨哩。今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乾隆三十六年(1771),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下游返回祖国后,乾隆帝赐该部亲王策伯克多尔济、台吉奇

  • 睦南关

    参见“镇南关”(2511页)。

  • 七坊峒

    古代海南岛儋州黎族聚落名称。在今白沙县境。明弘治十四年(1501),黎族首领符南蛇曾在此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海南3州10县闻风响应,“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夏国公

    封爵名。(1)唐中和三年(883)僖宗封党项首领拓拔思恭此爵。(2)辽景福元年十二月(1032)兴宗以宗室女兴平公主嫁党项首领、西平王李德明子元昊,封为驸马都尉,并封此爵。

  • 喀尔喀左翼部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衮布伊勒登,为喀尔喀西路台吉,隶札萨克图汗。清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汗部发生内讧,汗旺舒克被同族罗卜藏台吉额璘沁所杀,部众

  • 觉山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今山西灵丘西北15公里觉山寺中。建于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现寺内建筑为清代所构,唯是塔为契丹时代遗物。至今保存完好。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辽塔典型式样。塔下有方形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