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番役

番役

俗称番子。轮番执行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厂卫司设此。清代,步军统领衙门亦设之,招募顺天府(治即今北京市)所属民人充役,设头目以辖;内务府设番役处,选内佐领、内管领之内数十兵丁充役,由司员值年管理。两处番役,时分时合,负责京城内外缉拿逃人、盗贼、奸匪、赌博诸犯。东北驻防将军衙门亦设番役房,由领催、马甲及水手充当番子,统以协领,受刑司指使,负责缉捕及鞭(施于旗人)、杖(施于民人)等刑,也担负街道巡逻,甚至深入参山卡伦缉拿盗参人犯和不法参商;户司内亦设番子,负责照料贡物。此辈与皂卒同列,视同下贱,不准为官,其子孙亦不准应试。

猜你喜欢

  • 勐乌土把总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通典》载:“云南土把总五十五人,曰勐乌一人。”《清文献通考》载:“勐乌土司,在普洱府边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宣慰使※三宝历代曾命其子三凯冷食邑于

  • 三罗喇嘛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

  • 常遇春墓

    明开国将领※常遇春(回族)墓。地在江苏南京太平门外白马村。茔地周约160米。坟高2丈。墓堡园形、径10米。旁立石人4、石虎、羊、马、石望柱各2。历遭破坏,原有享殿及宋濂所撰《鄂国公常遇春神道碑》,今皆

  • 清江郡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 萧特烈

    ?—1123辽末将领。字讹都碗。契丹族。天祚帝朝入仕。乾统年间,为宿卫,继出任顺义军节度使。天庆四年(1114),迁同知咸州路兵马事。翌年,以兵败,削节度使。保大元年(1121),徙隗乌古部节度使。战

  • 如拉

    唐吐蕃军政建制。“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后藏年楚河流域。晚近史籍又称其为“云如”(即“右翼”)。为吐蕃“五如”之一,分上下如拉

  • 岭表录异记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特依顺

    ?—1849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他塔喇氏。嘉庆时,任骁骑校。道光七年(1827),由佐领升协领。十三年(1833),随将军瑚松额镇压台湾张丙陈起事。十七年(1837),任密云副都统。任内请於密云隘

  • 汙里轸

    见“耶律觌烈”(1321页)。

  • 堪钦多吉强·更登嘉措

    1679—1765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玉树。康熙二十七年(1688),迎至隆务寺坐床。从额珠喇嘛受戒,入经院勤学。四十二年(1703),往北方朝拜拉摩德庆寺、曲藏寺、佑宁寺,巡回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