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男像石座

男像石座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上部一角阴刻西夏文3行,有“志文支座”4字。背面阴刻西夏文一行为“砌垒匠高世昌”。1975年出土于银川西夏陵园八号陵碑亭遗址。现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猜你喜欢

  • 阿旺吉甸旺秋查巴

    又作仁蚌阿旺吉查。明末后藏仁蚌地区王子。《萨迦班智达传》作者。成书于明崇祯十二年(藏历十一饶迥之阴土兔年,1639)著于仁蚌波昌。该书以诗体专述萨班幼年、青年学法情况,精通五明之学,特别记载了萨班携八

  • 阿旺罗桑曲旦

    1642—1715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一世(一作二世)。一译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四世。汉族。生于青海宗喀(今湟中县)依格地区达曲格村,与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同乡

  • 马合木

    ?—1508或1509※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二代汗。蒙古族。※羽奴思汗长子。1487年,父卒,继位,都塔什干,名义上为汗国大汗,实只统治汗国西部,汗国东部由其弟※阿黑麻汗统治,都吐鲁番,汗国复分裂为东西两

  • 隆务七庄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辖境内。东临加吾部落,南接赛隆哇,西抵宁牙浪部落,北连四寨子之吴屯和年都乎两部落。同仁12族之一。“隆务”,藏语意为“农业区”,因其地宜农业,故名。“七庄”,指隆务、四

  • 素叶水

    见“碎叶水”(2351页)。

  • 血星

    刊物名。绥远省反帝大同盟于1932年5月成立,6月创刊。初名“血腥”,后改“血星”。宣传抗日救国。创始人为中共地下党员杜如薪和进步青年苏谦益等。经费捐凑,大约出五、六期停刊。初仅发几十份,后增至数百份

  • 讷门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名杨。天聪五年(1631),从皇太极征明大凌河,继随征锦州,与弟土墨特冲入敌阵,直抵其步营。又同布哈率两固山兵攻锦州,败明追兵,获人畜以归,优授游击世职。九年(1635),赐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阿都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对奴隶主的尊称。一作阿岛,珞巴语音译,原意为“爷爷”,转意为“男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男性的一概称谓,意为“爷爷”。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

  • 溜索

    解放前我国云南省怒江地区的傈僳、怒、独龙等民族一种古老的渡河交通工具。上述民族地处高山峡谷,境内河流湍急,过去人们渡河大多以竹篾编成粗索,固定在河流两岸的山坡上,一端高一端低,通常两根并排,相距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