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阿崇

王阿崇

约1777—1798

清嘉庆年间布依族起义女首领。又称王阿从、王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贵州南笼(治今安龙)洞洒人。布依族。通巫术。嘉庆元年(1796),与※韦朝元、堂兄王化明等一起,借行巫医之机,揭露地主、高利贷者、土司、官吏的罪行,激发布依族人民起而反抗。十二月,在南笼普坪等地起义,史称※“南笼起义”。被推为首领之一,号称“皇仙娘娘”。起义军以洞洒寨为京城,改嘉庆二年为仙大元年,封设官职,以桑鸿升为军师。二年二月,攻占册亨城,杀州同曾艾、把总杨烈、外委杨国章等贪官污吏。占广顺坝场,进逼贵阳城,势及滇、桂二省,西南为之震动。清廷派云贵总督勒保率湖南、云南及两广等省官军及地主武装,分路镇压,被迫退守洞洒、当丈。三年,当丈失守,与韦朝元等被俘,遇害。布依族人民在安龙城和当丈建庙堂,供奉她和韦朝元的塑像,以示追念。

猜你喜欢

  • 马汝为

    清代诗人、书画家。字宣臣、号悔斋。云南沅江(今新平县)人。回族。康熙四十一年(170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官检讨,历充三朝国史、方舆、路程三馆纂修。五十年(1711)典湖广乡试。五十三年(

  • 私庄百姓

    明清泗城府对外来汉族人户的称谓。泗城府(属邕州羁縻州)改土归流前辖红水河上游两岸壮、布依族地区。境内土地、山林、河流、民人均属岑氏土官及其官族部属——亭目、甲目所有,各有区域,称庄园。外地汉族入境投靠

  • 庞勒

    见“庞特勤”(1498页)。

  • 乞牙惕

    为“乞颜”的复数。见“乞颜”(122页)。

  • 丰绅殷德

    ?—1810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和坤之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赐名。五十四年(1789),尚固伦和孝公主,命在御前行走。五十五年,授散秩大臣。寻管理御膳房、造办处事务,兼武备院卿。五

  • 慕容宣昌墓志铭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中宗神龙二年(706)刻制。1949年后出土于武威城南天梯山,拓片今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高约58厘米,广约57厘米。志文25行,行25字,正书。志盖中央为“大唐故政乐王墓志铭”

  • 藏封土族土官制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宗教上层封授土族地区13个部落首领为土官(藏语称※“昂锁”,意为“内政官”)以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元明时期,青海互助地区属西藏宗教势力范围,土族均已信奉喇嘛教。明万历三十年(1602

  • 察哈尔正红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

  • 巴拉人

    部族名。满语意为“狂野之人”。又作巴拉玛,巴懒尼雅玛。先世为明代女真人,原居拉林河、阿什河,蚂延河及第一松花江一带。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为躲避兵役,纷纷逃入深山,集聚在张广才岭西麓定居。不入旗籍。旗人

  • 章咂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章匝族、占咂族。史载其地居塞外,西接下隆卜,东邻革咂族,当在今青海玉树境。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廷,属西宁卫。永乐十七年(1419),派人入朝贡马,获赐钞、币。洪熙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