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镕

王镕

874—921

唐末五代藩镇节度使。回鹘人。远祖没诺干于唐至德(756—758)中,被镶州节度使王武俊收为养子,号“王五哥”,其后子孙遂以王为氏。自四世祖王廷凑始,世为成德节度使(德州节度使)。太尉、中书令、常山王王景崇子。中和二年(882,一说三年),父卒,袭位。时藩镇割据,四面交争,镕介于其间,士马强而畜产富,虽年少,藉其世家以取重。初以燕国李匡威对付李氏晋军,后与晋和。及朱温攻下晋邢、洺、滋3州,又绝晋而归汴。唐亡后梁立,被朱温封为赵王。其所在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成为梁、晋在河北地区连年交战争夺焦点。遂叛服于二强之间,既将子昭祚质于梁,娶温女为媳,又与晋李存勖断衣而盟,娶存勖女为己子昭诲妇。其人不尚武,未尝敢为兵先,常借邻兵以救赵,诸镇相弊于战争,而赵独安。安于逸乐,炼丹药,求长生为事,每出游,逾月忘归,委其政于宦者。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为亲军所杀。

猜你喜欢

  • 王沂公行程录

    即“上契丹事”(116页)。

  • 绛曲多吉

    1703—1732清代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二世活佛。藏族。康熙五十七年(1718),于拉萨会见准噶尔部首领策凌敦多布。五十九年(1720),清军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至拉萨时,其于此会见清朝军官以及康

  • 吐突邻部

    见“叱突邻部”(544页)。

  • 卓真

    见“昭烈皇后”(1648页)。

  • 南特奥拉特

    狍皮被。鄂温克语音译。“奥”亦译作“乌”。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此为阿荣旗一带的名称,使用驯鹿鄂温克称“好啦”。形同口袋,上宽下窄,用6张狍皮拼缝而成。为鄂温克族的传统用被,也是猎民冬季外出狩猎

  • 忌提死者名

    僜人禁忌之一。僜人崇拜鬼魂。绝不允许外人随意提及家庭死者名字,视此为不敬和侮辱。更怕由此招引鬼魂的报复。有违犯者需要向对方赔礼道歉,否则将被※斗长,甚至引起械斗。

  • 戛缩

    景颇族的景颇支语(载瓦支语称“吾戈拢”)。原指景颇族原始社会时期所实行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方式。当时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个体家庭经济的确立,逐渐演变为一种换工方式,

  • 汾阳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四年(1317),太宗次子阔端孙别帖木儿受封。

  • 高庆绪

    即“高庆裔”(1913页)。

  • 陇胜

    明代四川芒部军民府土官。彝族。土知府陇寿子。嘉靖四年(1525),父被叔陇政诱杀后,明廷以“芒部陇氏,衅起萧墙,骚动两省,王师大举,始克荡平”,于次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府(治今云南镇雄县),以程洸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