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正谊

王正谊

1844—1900

清末武术家。字子斌。河北省沧县(今属沧州市)人。回族。美称“大刀王五”。原本汉族,因拜回回武术名流“双刀李凤岗”为师学艺,遂改宗伊斯兰教,入回回籍。学成入京师(今北京)依师兄弟排行为五。初称“小王五”。其恶私斗,不与人角技,尝有天下国家之志,广招游侠之子。后之、榆关(山海关)、江浦间任侠之流,皆奉为首领。并尊称为“大刀王五”。开“源顺镖局”以护旅客。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学堂街京都香厂、名曰文武义学。聘名儒教经史,自教武艺。戊戌变法之七君子之一谭嗣同闻名与之结为兄弟,就问剑术,曾赞助谭氏等人变法维新,变法事败,谭氏被捕。他曾数次谋劫不果。嗣同遇难后,仍潜结壮士,继承其遗志,欲刺载漪,未遂。二十六年(1900)光绪庚子之变,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他率义和团攻打西什库洋教堂,配合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被洋枪击败。九月清政府御林军在镖局内捕捉了他及弟子等7人。交德军司令部,杀害于前门东河沿。

猜你喜欢

  • 布四麻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详见“当先别乞失”(764页)。

  • 吉里亚克

    见“费雅克”(1771页)。

  • 轻甲

    古代战士所穿的一种轻型铠甲。以金属或絮棉制作。用金属环相扣连缀而呈网状之※锁子甲即属此。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披此种甲征战。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努尔哈赤制定八旗兵临阵军纪:“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

  • 五部遗教

    书名。乌坚林巴(又称查推雅杰钦巴)大师撰。成书于14世纪。传为埋于地下之书——伏藏。共五部:《神鬼遗教》、《王者遗教》、《王妃遗教》、《译师班哲达遗教》及《大臣遗教》。一说此五部书(五章)均发掘于山南

  • 挡梁子

    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亦作“挡亮子”。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居今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的赫哲、鄂伦春等族也用此法捕鱼。两族的用料及挡法不仅与其他民族有差异,彼此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根据春天冰雪融化

  • 禁围

    契丹皇帝毡帐的警卫。据《辽史·营卫志》称:“皇帝牙帐以枪为硬寨,用毛绳连系。枪下黑毡伞一,以庇卫士风雪。枪外小毡帐一层,每帐五人,各执兵仗为禁围。”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宋人王易出使契丹,时遇契

  • 色古都

    亦译苏古笃、苏古杜,见“火不思”(392页)。

  • 滇载记

    书名。又名《滇记》。1卷。署名“明杨慎撰”。实由无名氏将白文《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译成汉文,加入有关史籍之记载,稍事编纂,最后由杨慎“删正”而成。约成书于嘉靖(1522—1566)初年。内容主要

  • 弓月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突厥传》。突骑施※乌质勒曾以碎叶川为大牙(牙帐所在地),弓月城为小牙。《新唐书·地理志》:渡石漆河,逾车岭,至弓月城。永淳初(682),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唐将王方翼大破

  • 扎什敦布

    见“扎什城衙门”(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