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猎骄靡

猎骄靡

前177—104?

西汉乌孙昆莫(王)。初,父难兜靡领部众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约文帝三年(前177),为月氏所杀,众多亡逃匈奴。时在襁褓,匈奴单于爱而育之。及长,西破大月氏,屡立战功。受单于令统其父众。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左右,率众自河西走廊徙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左近,脱离匈奴自立。时单于困于汉,无暇西顾。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汉中郎将张骞奉使其地,欲与之结盟共拒匈奴。王以国分为三,中子大禄,嫡孙军须靡各将万骑,不能专制;又惧匈奴复仇,托言年老远汉,未知汉大小,未敢同骞共约盟好。后骞回,使人扈从报谢,见汉人众富厚,始重之,常致使。元封六年(前105),闻匈奴将举兵进袭,遣使献马于汉,请尚公主,结为昆弟。同年秋,进马千匹,娶汉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寻以年老、请细君公主改适孙军须靡(岑陬)。卒,军须靡继立。

猜你喜欢

  • 周暐

    1847—1924清末民初纳西族教育家和诗人。号兰坪。云南丽江石鼓人。中年考取秀才,42岁方中举,对科举不满,为开阔视野,赴南洋考察实业,在新加坡任华人家庭教师。归国后,任大理、弥勒等县教谕。回乡提倡

  • 卡不本

    藏语音译,唐代汉文译称为“守城官”。吐蕃官名。职责为驻守城池。相当于当时唐朝之“守捉”,或“大城防使”。

  • 古北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内阁学士安布禄和侍读学士席密图两人负责建立。该驿道从北京出发,经顺义、密云等县到古北口,然后从古北口经过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9旗到达终点站。9旗即翁

  • 哈木济尔噶

    见“随丁”(2135页)。

  • 御史按行道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的4条驿路之一。从大都出发,经顺州(今北京顺义县),东北行70里至檀州(今北京密云县),再东行70余里至古北口,北行56里至青松,又50

  • 道克顿

    皮袜子。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旧时鄂温克族猎民用狍皮制作的传统冬穿袜子。穿之保温御寒,可防脚冻伤。辉河地区鄂温克人称兽皮袜子曰“宝宝”。

  • 马世杰

    1608—?清初诗人。字万长。江苏溧阳县人。回族。清顺治八年(1651),被选为贡生,入北京国子监就读。后因耳疾,回归故里。在溧阳南山设馆教书,间或吟诗作文。其诗多抨击时弊,词意俱新。与弟世俊同以诗文

  • 迪化城

    见“迪化”(1427页)。

  • 大元

    见“大渤海国”(96页)。

  • 中国古族名。又称羯胡。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中羌渠种之后裔。一说源于小月氏,曾附属匈奴。魏晋时,分布于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以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为最著。其人高鼻、深目、多须。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