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额木
木筏。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嫩江支流诺敏河一带,是这一地区鄂伦春人过去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十几根粗木杆绑成排,用作水上运输东西或摆渡等。
木筏。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嫩江支流诺敏河一带,是这一地区鄂伦春人过去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十几根粗木杆绑成排,用作水上运输东西或摆渡等。
书名。清史资料系年长编。因国史馆在清宫东华门,故名。有3种:①清乾隆朝蒋良骥(1723—1789)撰。32卷。起于天命迄至雍正,多收实录以外的红本和档案资料,史料价值较高。 ②光绪朝王先谦(1842—
见“扎希鲁克齐”(435页)。
元明宗和世㻋妃。哈剌鲁氏。※阿儿思兰汗后裔,帖木迭儿之女。仁宗延祐三年(1316),周王和世㻋举兵失败,西行,过其地,纳为妃。七年(1320),生子妥懽贴睦尔(顺帝)。顺帝
明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高姓,原籍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县)。元时为万户,守汶川(今四川汶川县)寒水镇。明初,朱元璋以其归降迟,降职巡检(并置有寒水驿)。势弱,屡受草坡羌之骚挠。天启(1621—162
辽代将领。字兀衍。契丹族。北府宰相※萧海瓈子。圣宗统和初年,承天太后萧绰称制。以戚属入侍。寻为乌古部都监。因讨速母缕等部有功,迁乌古部节度使。十九年(1001),任西北路招讨使。二十五年(1007)九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也作为地名。又作亦必儿—失必儿。一说中世纪的东方人和中国人用以指亚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今西伯利亚。邻近乞儿吉思等部。居民以狩猎为业
见“王罕”(201页)。
见“木箭”(255页)。
即“水达达路”(424页)。
见“赖和木图拉”(2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