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焉耆

焉耆

西域古国名、地名。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有4000户,32100人。近海(今博斯腾湖),多鱼。事农业。俗尚葡萄酒,好音乐,事天神。东汉时增至15000户,52000人。约东汉末,并吞附近尉梨、危须和山王国,范围有所扩大,成为西域较大国家。三国时代位于丝绸之路中道上。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其王遣子入侍于晋。稍后,并吞龟兹,“遂霸西胡,葱岭以东莫不率服”。前凉张骏遣将疆理西域时,焉耆王降附。后凉吕光兵进西域,又降吕光。晋代《释氏西域记》称此地为乌夷,法显《佛国记》作��夷。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在此设焉耆镇。北周保定四年(564),向周朝献名马。隋大业(605—618)中,向隋朝贡方物。唐贞观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灭焉耆国。上元(674-676)中,设焉耆都督府。《唐会要》载:焉耆在咸亨元年(670)前为安西都护府四镇之一。(《新唐书·西域传》则记开元七年以焉耆备四镇。)玄奘《大唐西域记》称焉耆为阿耆尼。《宋史》仍称焉耆。明代称叉力失,清称喀喇沙尔。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绝黎田土

    明代地方官吏兼并黎族土地的一种重要手段。明王朝每次镇压黎族人民起义后都往往没收黎族大量的山林和土地,如万历二十八年(1600)镇压琼山以马矢为首的黎族起义后,掠夺土地63顷98亩;四十二年(1614)

  • 萨哈连岛

    见“库页岛”(1109页)。

  • 家族

    共祭一个祖先、以血缘和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而成的社会单位。有广狭二义。狭义家族应有独立的经济,共居同爨,负有继嗣与传承财产的义务与权利。如原始社会时期的母系大家族、父系大家族,以及近代中国社会

  • 桑杰扎喜

    ?—1414明代青海瞿昙寺创始人。藏族。出生于西藏洛扎地区之卓窝隆地方。曾在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持,故又称“海喇嘛”。后赴贡隆扎修持。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位,被迎至京,后返贡隆扎,明朝赐准于

  • 赤鄂衍那

    见“石汗那”(450页)。

  • 旅蒙商

    清代内地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汉商与回商,有山西帮、河北帮之分。初因清政府实行民族隔离政策,入蒙地经商有种种限制:首先经批准领得“龙票”、“信票”,以为凭证,限期一年,禁止携带妻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保义可汗记功碑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 坐房

    土家族婚姻习俗。也称坐床或填房。女子丧夫,必嫁其夫兄或弟。故有“兄纳弟妻,弟配兄嫂”之谚。属“兄终弟及”婚俗。汉族亦称妇女丧夫再醮为“填房”。

  • 庆州

    ①渤海王国地名。为东京龙原府附郭州,领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6县。治龙原县,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亦有他说,一说为珲春县西半拉城子,一说为珲春县城东北210华里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