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烔奈语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般有42个,韵母分单元音,复合元音,鼻化元音3类,一般有44个;在固有词中送气音和清化音声母都只出现于单数调(即1、3、5、7调)音节;没有浊闭塞音声母,有带鼻冠音的闭塞音声母,如mp、nt、d等,这类声母可以出现在单数、双数两类调的音节中;有双唇闭塞音、舌根闭塞音与1组成的复辅音声母,如pl、phl、kl、khl等;有混合舌叶塞擦音、擦音声母,其音质接近舌尖后音;韵母元音不分长短、松紧,设有塞音韵尾,有鼻音韵尾,也有鼻化韵母;声调有8个,与汉语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八、阳八相当;词根以单音节的居多,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以修饰式为主,带附加成分的词不多。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人称代词有单、双、多数之分,指示代词有近、中、远指之别;人称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领属性定语、数量词组作定语时,都在中心语前;形容词和指示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限定性定语时,均在中心语后;有相当丰富的状词作动词、形容词的定语,在中心语后;动词没有自动、使动语法范畴;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使用烔奈语的瑶族不多,居住在一个县内,语言内部比较一致,分散在各村自称烔奈的瑶族可以自由交谈。

猜你喜欢

  • 三抬教派

    见“赛来费耶”(2469页)

  • 石田集

    书名。元马祖常(1279—1338)撰。15卷。以所居石田山房名集。祖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先世隶汪古部,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南征,因家于汴,后徙光州。延祐(1314—1320)中开科举,乡贡、会试皆第

  • 箴堇

    见“耶律必摄”(1308页)。

  • 拜斯噶勒

    ?—1657清初将领。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札萨克图郡王※布达齐长子。初授一等台吉。天聪五年(1631),从攻明大凌河。九年(1635),从收察哈尔部众。崇德元年(1636),赐号卓哩克图

  • 匹帝

    ?—661唐代奚族部落联盟首领。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奚族自首领可度者死后即背唐附突厥。龙朔元年(661)时,他为首领,受唐尚书右丞崔余庆等讨伐。被奚众所杀,奚遂附唐。

  • 承康

    或作永康。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光子吕绍即位后沿用不改。399年,凡1年。

  • 完颜阿琐

    金宗室、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卫王宗强幼子。长身力大。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授奉国上半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居中都(今北京)。正隆六年(1161)十月,世宗完颜雍即位于东京(今辽宁

  • 和木楚热

    犴腿皮靴子。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狩猎穿的传统靴子。有带毛和去毛两种,此为带毛者,冬季穿用既保暖,又结实;去毛者称“奥老西”,夏季穿用。

  • 木仲毅

    即“沐仲易”(1123页)。

  • 登里罗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可汗

    见“怀信可汗”(1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