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炉霍屯

炉霍屯

地名。原名霍耳章谷。为霍耳章谷安抚司地。踞大雪山之西,中跨鲜水。北界色达,东连道孚,南临瞻对,西接甘孜。为川藏出入要津。有章谷、孔撒、麻书、朱倭、白利五族,史称霍耳五家(其远祖为蒙古,藏文史籍称蒙古人为“霍尔”,故名),历由朵甘思招讨司管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定大小金川,封霍耳章谷土司降巴登错为安抚使。光绪十九年(1893,一说二十年),章谷土司绝嗣,其族争袭,朱倭土司藏匿章谷土司印信号纸,勾结瞻对藏官,其地遂被藏官占领。经四川总督鹿传霖派兵征讨,于二十六年(1900)改土归流,章谷特设屯官接管,更名为炉霍屯,兼管朱倭、麻书、孔撒、白利及东谷等土司,隶打箭炉厅。宣统三年(1911),归川督管辖。民国元年(1912),改为炉霍县,隶邓科府。其地商业输入以茶为大宗,转运入藏,输出有各种名贵药材。著名之寿宁寺有喇嘛1800余名。

猜你喜欢

  • 护甸

    旧时白族农村对农田和庄稼的守护措施。白语称“捂赕”。主要流行于大理喜洲一带。白族农村最初由同姓家族聚居于一起,并耕种周围土地,每户耕地多少不等,或自有,或佃种,但各村界线分明。自栽秧时起为保护本村的水

  • 特色

    见“萧乙薛”(1992页)。

  • 白史

    ①蒙古史书。全名《崇高至上转轮圣王十善福白史》,汉译名作《杂噶拉斡尔第汗所编之经卷源流》(杂噶拉斡尔第汗指忽必烈汗)。明代蒙古※切尽黄台吉据忽必烈时代之《白史》及畏兀儿人必兰纳识里卫征国师旧作,加以校

  • 弘里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弘吉刺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次子弘里兀惕,以人名为部名。据拉施特《史集》载,该部亦出自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为※都儿鲁斤蒙古诸部之一。

  • 芒市御夷长官司

    云南土司名。明正统八年(1443)置。治所在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辖境为今云南潞西县大部及龙陵县部分地区。旧名“怒谋”,又称“大枯赕”。至元十三年(1276)置茫施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

  • 光风草

    即“苜蓿”(1332页)。

  • 丸都县城

    见“桓都县”。

  • 金献祖

    见“绥可”的庙号(1970页)。

  • 多尔机昂邦

    亦作多罗机按班。官名。满语音译。“多尔机”,意为“内”、“中”、“内部”等。加“衙门”,为“多尔机衙门”,即清廷中枢机构一内阁。加※“笔帖式”,成“多尔机笔帖式”,即“中书”,掌金册、银册、诰、敕、内

  • 鄂尔珲山所

    见“哈鲁门山千户所” (16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