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山

海山

①(1281—1311)元朝第三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答剌麻八剌长子。蒙古语尊称曲律皇帝。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受命代之。四年,破叛王海都军于阔别列。翌年,大败海都、笃哇军于迭怯里古、合剌合塔等地,海都兵败走死。七年,迫笃哇遣使归降。八年,封怀宁王,食邑瑞州6.5万户。十年,进军也儿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逐海都子察八儿亡走笃哇处。十一年(1307),成宗死,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右丞相哈剌哈孙支持下,先期发难,挫败卜鲁罕皇后辅立安西王阿难答之谋,拥其为帝,遂拥兵南还,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封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至大元年(1308),招抚笃哇子款彻,败海都子察八儿,后迫其归降,漠北乱平。二年,立尚书省,行至大银钞。在位期间,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成宗实录及皇后、功臣列传,译孝经、佛经为蒙古语。但因耽于酒色,滥授官爵,殊恩泛赐,调军民大造宫殿、佛寺、私第,致使铨选钱粮之法尽坏,廪藏空竭,“国之粮储,岁费浸广,而所入不足”(《元史》卷23),预卖盐引,用及钞本,使世祖时代成法遭破坏。追谥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 ②(1857—1917)民国时期蒙古王公。蒙古名松彦可汗,字瀛洲,内蒙古喀喇沁右旗(今宁城县)人。蒙古族。自幼聪敏,习学蒙文、满文10余年。光绪(1875—1908)年间,任平泉办事处职员,后为负责人,交结颇广。后任喀喇沁右旗管旗梅林章京。光绪十七年(1891),向清政府密告金丹道起义,清军获起义小头目,令其押送至平泉,因看守失慎,被押者中途逃逸,遭控告,为避祸,逃至哈尔滨,匿居俄国领事处,习俄文4年。三十三年(1907),又赴外蒙古库伦,被驻库伦大臣延祉捕获,查无他故获宥。1911年,在沙俄策动下参与哲布尊丹巴“独立”,任内部司官,出使俄国,拜见沙皇。1912年奉命往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与清军作战。1915年返回哈尔滨,后到北京,受袁世凯接见,封贝子爵,后在京以蒙文翻译《蒙汉合璧五方元音》一书。不久病死。

猜你喜欢

  • 热辣公济

    西夏仁宗朝大臣。党项人。官御史大夫。人庆四年(1147)外戚西平公任得敬欲干国政,表请上朝时,其进言极力反对,濮王嵬名仁忠亦言不可,遂止。天盛二年(1150)出使金国贺完颜亮即位。后因见得敬专恣弄权,

  • 吐贺真

    ?—46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一作菟害真。郁久闾氏。※吴提子。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父卒,继位,号“处可汗”(意为唯王)。十年(449)初,遭北魏拓跋焘三路大军进攻,兵至涿邪山(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

  • 萨雅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雅克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千余户。二十六年(1761)其首领敏什拉哈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花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800余里。图舒克

  • 山夷

    见“山寨夷”(119页)。

  • 当阳蛮

    南北朝时当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槃瓠蛮等。分布在南郡当阳(今湖北当阳)。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与临沮蛮(治在今湖北当阳西北,后废)举兵,缚临沮令傅僧骥。荆州刺史南谯王

  • 楼班

    ?—207东汉时辽西乌桓首领。乌桓大人丘力居子。献帝初平(190—193)中,父死,因年少,由从兄蹋顿代立,总摄三郡。及长,被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奉为单于,以蹋顿为王,政仍多出于蹋顿。

  • 阿尔拉山卫

    见“阿剌山卫”(1226页)。

  • 耶律娄国

    ?—952辽皇族。字勉辛。契丹族。辽世宗※耶律阮大弟。天禄五年(951),遥授武定军节度使。九月,随世宗南下伐周,军至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世宗为泰宁王察割叛杀,他从寿安王耶律璟围讨叛军,以林牙耶律

  • 杜光辉

    清代抗法将领。广西防城县沥尾人,京族。中法战争爆发后。率领沥尾、巫头等地京族和邻近汉族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黑旗军”,同法国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斗争。因其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败侵略者的武装进攻。一次,所部

  • 查郎阿

    ?—1747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字松庄。色思特子。康熙末,授参领。雍正五年(1727),由镶黄旗满洲都统迁左都御史。以西藏阿尔布巴及管理前藏之噶伦隆布奈合谋叛投准噶尔并杀首席噶伦康济鼐,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