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洞吾王朝入侵德宏

洞吾王朝入侵德宏

十六世纪后期,缅甸莽氏洞吾王朝在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支持下,四出侵略,并将主要锋芒指向德宏。首先侵扰木邦、孟密,继进扰陇川,企图策动边境土司投缅。陇川宣抚使※多士宁联络各土司拒绝诱降。明万历元年(1573),陇川司署记室(书吏)江西人岳凤鸩杀士宁,夺取土司职位,投降洞吾,引侵略军抢掠干崖、盏达等地。各土司奋力抵抗,击退入侵者。十年(1582),洞吾又大举入侵干崖、芒市、南甸、盏达,并渡江而东,进犯耿马、孟定、镇康,直入顺宁(风庆),沿途肆意杀掠破坏。明廷遣游击将军刘綎、参将邓子龙率军抵御,在当地各土司和人民支持下,大败莽氏军,将其驱逐出境,诛杀汉奸岳凤父子。二十一年(1593),洞吾又分三路入侵德宏等地,各土司在云南巡抚陈用宾率领下,再次击退入侵者。并于沿边一带建立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等八关,以及平麓城等重镇,以固边防。

猜你喜欢

  • 不秃

    见“孛徒”(989页)。

  • 祭神板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各姓以祭神为至重,凡富贵、士宦之家皆供奉神板。其制一般长1.5尺,宽1.8尺,通常于室内西墙和北墙上各供一块,所供之神有观世音菩萨、伏魔大帝、土地神、灶君等,有位无像。板上有满

  • 松州都督府

    唐地方政权机构名。唐武德元年(618),改隋同昌郡之嘉诚县置松州,以州界甘松岭为名。或说因产甘松为名。贞观二年(628),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

  • 八邦寺

    噶玛噶举派(白教)寺庙。又称“土登清可领”、乾隆时称“巴尔绷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东南八乌乡八邦村。约宋宁宗时,都松钦巴将噶举派自西藏传入康区,元、明两代得以发展。第一代活佛德格土司之弟斯

  • 契丹国志

    书名。旧题南宋叶隆礼撰。纪传体辽代史,凡27卷。书成于南宋末至元初。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1247)进士,由建康通判历官秘书丞。据书首进书表,书在淳熙七年(1180)上进,这与作者经历和书的内

  • 吾戈拢

    景颇族载瓦支语音译。解放前云南景颇族村寨残留的一种原始互助方式。详见“戛缩”(2035页)。

  • 协新

    藏语音译,意“分成租土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实物地租形式。出租者有农奴主,也有被农奴主分予份地的※差巴。租期不定,一部分立有租佃契约,一部分仅在农奴主掌管的《土

  • 洋阿尔巴特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道光七年(1827)二月六日,清扬威将军长龄率清军主力自阿克苏出发,经阿里克(今洋瓦里克)、巴尔楚克、树窝子,于二月二十二日抵大河拐,拟全面反击张格尔军。旋粮尽,杀疲驼羸马

  • 哈达

    藏语音译。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用于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礼仪用品,一种象征吉祥的纱巾和丝巾。广泛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内蒙古等地。相传元朝由内地传入西藏。1260年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受元世祖邀,

  • 阿史那社尔

    604—655唐朝突厥族将领。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著闻。11岁时即拜拓设(突厥官名),建牙碛北,与颉利可汗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奉行“部从既丰,于我便足”之道,治众10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