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步甲

步甲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即步军统领所辖步军营之兵。主要从事京都内城、皇城的治安及修筑街道等。原定,以八旗满洲、蒙古中愿当步军之正身旗人、开户、旗仆等选充,每佐领18名、步军领催2名;八旗汉军每佐领12名、步军领催1名。计额设步军21000余。迄嘉庆十一年(1806),增为23122人。其中满洲、蒙古共957人,汉军3, 718人,满蒙旗下家仆18447人。至乾隆年间(1736—1795),京城内原设栅栏1250座、堆拨1, 043座。其中以步甲看守堆拨者占716处,职司栅栏启闭,竟夕巡逻、击柝(打更)及上下汛之间往来传送更筹,查处无故宵行者。皇舆未临之先,街衢道路赖以修垫、洒水,张挂围幕以跸行人。此外,尚有坛庙之值班兵(步甲中优缺,几乎被满蒙旗人所占)、监守信炮之兵、门军、捕盗兵等。

猜你喜欢

  • 耶宁

    ①见“耶律的琭”(1315页)。 ②见“萧惟信”(1999页)。

  • 铺马圣旨

    元朝颁发的乘驿玺书。又称“御宝圣旨”。《元史·兵志四·站赤》:“驿传玺书,谓之铺马圣旨。”一般公事差遣皆凭之乘驿。以蒙古文字书写,上分别注明起马数目,从1匹至10几匹不等。通常由中书省奏准,颁发给诸王

  • 土伦泰

    ?—1649蒙古族。察合台后王哈密巴拜汗子。顺治六年(1649),被哈密、吐鲁番部分封建主和河西回族义军首领丁国栋等拥立为王,树起反清旗帜,并于肃州建立割据政权。嘉峪关内外各族群众纷起响应,甘、凉等地

  • 尔古隆寺

    见“佑宁寺”(1087页)。

  • 纳邻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拉林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今吉林、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

  • 耶律的碌

    辽代将领。名又记作的禄、敌鲁。字耶宁。契丹族。为辽太祖阿保机伯父※耶律释鲁之后。史载其熟知兵马。以为国尽力,被圣宗称作“千里驹”。初入仕,为右皮室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八月,从驾讨高丽,渡鸭绿

  • 布固江军民万户府

    即“孛苦江军民万户府”。“固”,一作“呼”(992页)。

  • 出号弓

    见“弓力”(137页)。

  •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

  • 侯勒

    见“四胡”(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