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毅
北魏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先世居漠北,世为酋帅,以部名贺楼为氏(后改楼氏),北魏勋臣8姓之一。广陵王※楼伏连从曾孙,三郎幢将楼安文子。历位内外,稍迁殿中尚书、散骑常侍,赐爵常山公,加安南将军。迁尚书右仆射,以擒获反人梁众保,加侍中。后例降为侯。出授使持节、镇东将军、定州刺史。后转都督凉河二州、鄯善镇诸军事、凉州刺史。迁都洛阳后,表谏孝文帝勿兴师动众南征,未被采纳。
北魏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先世居漠北,世为酋帅,以部名贺楼为氏(后改楼氏),北魏勋臣8姓之一。广陵王※楼伏连从曾孙,三郎幢将楼安文子。历位内外,稍迁殿中尚书、散骑常侍,赐爵常山公,加安南将军。迁尚书右仆射,以擒获反人梁众保,加侍中。后例降为侯。出授使持节、镇东将军、定州刺史。后转都督凉河二州、鄯善镇诸军事、凉州刺史。迁都洛阳后,表谏孝文帝勿兴师动众南征,未被采纳。
辽代契丹部名。“爪”为契丹语音译,“百”之意。迭剌部的组成部分,因有六百家奚,故名。早在肃祖之子洽昚时,即把六爪分为十一。天赞元年(922),以迭剌部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
见“燕齐”(2545页)。
东晋及南朝时对一些已归附朝廷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所征收的租物。据《隋书·食货志》载:东晋、南朝及隋初,对南方“诸蛮陬里洞,沾沐王化者,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但隋文帝即位不久,为了稳定南方民族地
元代吐蕃僧人。宋淳祐四年(1244),随萨迦派领袖八思巴至内地归顺蒙古。十一年(1251),八思巴伯父萨班于凉州去世后,八思巴继为萨迦教派法主,循萨班之志,决意将萨班与蒙古所议定吐蕃归顺蒙古的决定付诸
清末中医家。安徽阜南县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曾任镇董事,回教协会副会长。幼承家学,钻研中医,造诣甚深,精内、外科,尤擅疑难杂症。为世人所称道。以“辨人之生死,救人于水火”闻名
1016—1055即辽兴宗。辽朝第七代皇帝,1031—1055年在位。字夷不堇,又作珠卜衮,木不孤。小字只骨。契丹族。圣宗长子。生母钦哀皇后萧耨斤。以齐天皇后萧菩萨哥子早卒,被收为养子。自幼聪敏,长而
见“敌烈部”(1882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和尔盖山接本部左翼后旗界,西至沙喇哈达接本部左翼中旗界,南至搜吉乌苏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二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
见“哈鲁门山千户所” (1645页)。
金朝大臣。名亦作浑啜。女真族。完颜氏。随太祖阿骨打起兵,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败辽将赤狗儿于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以兵4千助娄室、银术可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及其近地白马泊。太祖天辅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