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林凤祥

林凤祥

?—1855

太平天国杰出将领。亦称林凤翔。广西武缘县(今武呜县)林圩广寺村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人放牛和帮工为生。爱习武,尤善骑射。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二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因其剽悍善战,授御林侍卫。翌年,随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萧阵亡后,坚持苦战,升土官正将军。十月,奉命率师攻克湘北要塞岳州,缴获大量军需武装,升殿左一指挥。十二月,又克湖北重镇汉阳和武昌,擢殿左一检点。因屡战皆捷,加封天官副丞相。旋与李开芳率先头部队进军南京,沿途克黄州、九江、芜湖、和州等城镇。三年(1853)二月,率先攻破南京仪凤门,击毙两江总督陆建瀛,为太平军长驱入城扫清道路,以功授丞相。又奉命与李开芳、罗大纲等帅师攻克镇江、扬州,加封靖胡侯。后奉命与李开芳、吉文元领大将衔率师从浦口入皖北,迅速攻克滁州、临淮关和凤阳府。五月,入河南,克永城,破归德府,杀清参将正伦、知县吕赞扬等,兵迫开封府,因清重兵把守,未克,转攻朱仙镇、郑州、汜水、巩县等处。六月,从巩县洛河口强渡黄河,围怀庆。因清援军阻击,绕道山西破曲沃,克平阳府。八月,从武安入直隶境,在临洺关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兵临保定城,强攻不下,率军绕道深州、献县、沧州、静海,欲由天津夺取北京。清军云集天津西北杨村,以堵太平军北进。因孤军深入,粮援不继,于次年二月被迫南撤阜城待援。为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钦差大臣胜保等率兵追迫,后退连城,立栅、掘壕坚守近十个月,清军死亡枕藉。因弹尽粮绝,“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连镇遂陷。身受重伤被俘,威武不屈,怒叱僧格林沁:“妖奴汝快砍吾首去,毋污我!”后被押往清京,于咸丰五年(1855)二月英勇就义。同治二年(1863),被天朝追封求王。

猜你喜欢

  • 巴罗提节

    新疆塔吉克族宗教节日。塔吉克语,意谓“燃灯节”。于伊斯兰教历四月举行。节期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卡乌日”(酥油烛),外裹棉花,置于羊油中浸泡。节日第一天晚上,全家围坐一起,由长者唤每人名

  • 李如松

    ?—1598明朝大将。字子茂。朝鲜族。李氏。铁岭卫人。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伯远勋卫。英勇善战,晓兵事。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出为山西总兵官

  • 屯齐

    1614—1663清朝将领。贝勒图伦次子。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四年(1639),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锦州、松山、杏山。因功封辅国公。五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围明锦州。六年,从太宗征

  • 传统彝文

    我国彝族的传统文字。俗称老彝文,旧称“罗罗文”,史称爨文、韪书等。彝文属于表意文字,从形体上看,与汉字有相近之处,但它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彝文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学者们一般认为彝文创始非一人一时

  • 大象

    北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阐)年号。579—580年,凡两年。

  • 固山达

    一作固山大,满语音译。官名。清初管辖驻防营官兵和内务府管辖匠役的官员。①驻防长官。顺治(1644—1661)间,草创各省驻防,即以此职授官遣戍之。如勋旧佐领唐国政(承管佟图赖原立的佐领),初次出任广东

  • 贵由赤竞走

    元代蒙古宫廷组织的长跑比赛。亦称“放走”。“贵由赤”亦作“贵赤”,蒙古语音译,意为快走健脚者。起初旨在锻炼和选拔士兵,“使服特别之任”。其后成为例行体育竞技。据《南村辍耕录》、《泺京杂咏注》等载,每年

  • 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

    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斗争的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简称农工兵大同盟。1925年冬,内蒙古各地蒙汉各族农民、牧民、工人、士兵代表200余人,在张家口举行大会正式成立,选举李大钊为中

  • 库页岛

    岛屿名。以住民为名。又作窟说、苦兀、兀列、苦夷、库叶、库野、额里野、野合也、黑龙屿、大长岛等。位于黑龙江口外与鄂霍次克海间。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管辖的岛屿。辖境东西300—400里或100-200里不等

  • 褥萨

    即“傉萨”(2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