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侍尧

李侍尧

?—1788

清朝大臣。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二等伯、额驸李永芳四世孙,李元亮子。乾隆初,以荫生授印务章京,累迁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十七年(1752),调热河副都统。后历任工部、户部侍郎,署广州将军、两广总督。任内,建议禁外商于广东过冬及私行交易,禁其贷款给内地商人和雇人充役。改户部尚书、正红旗汉军都统,承袭勋旧佐领。二十八年(1763),复授湖广总督,调两广总督。三十年,因故降调。三十二年(1767),复两广总督任,袭二等昭信伯。三十八年(1773),晋武英殿大学士,仍留总督任。四十二年,调云贵总督。参与缅甸议和,以办事机敏,受嘉奖。四十五年(1780),以贪纵营私,夺官,斩监候。四十六年,受命从大学士阿桂赴甘肃镇压苏四十三回民起义。后受命领总督事。旋以贻误军机,拟斩决,改监候。五十年(1785),获释。署正黄旗汉军都统。五十一年,署户部尚书,改湖广总督。五十二年,调闽浙总督。以筹济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命袭伯爵。五十三年十月,病逝,谥恭毅。

猜你喜欢

  • 苗族自称。也作勐。苗语译音。分布在川黔滇地区讲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大多使用此自称。其支系尚有蒙豆、蒙来、蒙柏、蒙格勒(以上他称白苗)、蒙周、蒙贝(花苗),蒙斯,蒙抓(青苗),蒙刷(汉苗)、蒙博(黑苗),

  • 天宝之战

    唐王朝与南诏之间战争。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控制权,支持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皮逻阁统一六诏后,把势力逐渐扩展至滇池地区,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天宝七年(748)皮逻阁卒

  • 断发

    见“剪发”(2121页)。

  • 金海陵实录

    书名。又称《海陵庶人实录》。金郑子聃奉世宗命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德元年(1149)十二月至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王一朝有关史事。内容略见《金史·海陵纪》。

  • 图合木起义

    清末蒙古族反封建起义。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右前旗图合木一带蒙古群众在刚布、桑布兄弟领导下,发动反抗札萨克王公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时俄军入侵东北,清军纷纷溃散,起义群众从溃败的清

  • 诃咄

    见“骨咄”(1660页)。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宋代管理茶马交易的官署名。简称茶马司。专事经理收购茶叶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易换马匹。始置于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司制颇不固定,茶、马两司时分时合。崇宁四年(1105)后,始

  • 朝堂制

    十六国时期北凉制定的纲纪制度。玄始元年(412),沮渠蒙逊即河西王位,设置百官,分领军政。后以官制草创,纲纪不振,朝臣多违宪制,不遵典章,黜陟乏制,清浊共流,人无勤竞之心,苟且度日,遂命征南将军姚艾、

  • 罗盛

    即“逻盛”(2062页)。

  • 拓跋浑

    ?—487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阳平王※拓跋熙次子。始光四年(427),其叔广平王连卒,无子嗣。从兄弟太武帝焘封其为南平王,以继连后,并加平西将军。善骑射,深受焘赏识,常引侍左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