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从珂

李从珂

885—936

五代后唐皇帝。934—936年在位。本姓王,镇州(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平山,小字二十三。景福(892—893)中,其母魏氏被明宗李嗣源俘娶,遂收为养子,改姓李。从义父征战,屡有军功。同光二年(924),为卫州刺史。三年,以突骑都指挥使,戍石门。天成元年(926),任河中节度使。二年,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长兴二年(931),充西京留守。三年,进太尉,移凤翔节度使。四年(933)五月,封潞王。应顺元年(934)二月,闵帝命其移镇太原,不从,朝廷遣王思同率师讨之。遂传檄文于诸镇,联兵南下,以清君侧为由,率军于四月入1027洛阳,废闵帝自立,改元清泰,史称末帝或废帝。称帝后,横征暴敛,厚赐骄兵悍将,民众深罹其苦,上下离心。三年(936)九月,因石敬瑭举兵晋阳,引契丹军南下,遂率军亲征,自洛阳至河阳、怀州,怯于北行,终日酣饮悲歌。闰十一月,返洛阳,闻石敬瑭率军至河阳,与曹太后举族自焚于玄武楼。

猜你喜欢

  • 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宪宗四年(1254),忽必烈征大理至丽江,设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改茶罕章宣慰使司。十三年(1276),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名。二

  • 斡真

    见“铁木哥斡赤斤”(1880页)。

  • 沙瓦卡

    傣语音译,傣族对“小乘佛教”的称谓。宗教界又称为“南传佛教”或“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古印度部派佛教之上座部。公元前3世纪传入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经中南半岛传入中国,主要为傣族所信奉。与傣族相邻的

  • 塔拜

    1589—1639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后金天命十年(1625),与阿拜、巴布泰征东海虎尔哈北路,以功授三等甲喇章京。天聪八年(1634)四月,封一等辅国将军。清崇德四年

  • 寒真

    见“萧翰”(1992页)。

  • 帕竹噶举

    藏传佛教噶举派支派之一。创始人为西藏山南帕木竹巴(1110—1170)。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其于帕木竹地方建丹萨梯寺,住寺收徒传法,因以得名。帕竹多吉杰波在宗教上有所建树,其死后,后继无人,由

  • 伊希姆汗

    见“艾斯木汗”(437页)。

  • 怒苏

    部分怒族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县,传说其先民从前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因纳西族和白族势力扩张,被迫迁至兰坪的澜沧江沿岸,最后又越过碧罗雪山在怒江流域定居。参见“怒族”(1774页)。

  • 炒蛮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一说为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伯颜帖忽思次子;一说为花当孙,哈哈赤长子。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居古北口塞外,受明岁赏。早年受本卫首领长昂压制,故倚重明朝。隆庆六年(1572),与脑毛大、

  •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于其地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远府。建文四年(1402),改孟养府,以刀木旦为知府。永乐二年(1404),升军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