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佬

木佬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又称穆佬、木老、姆佬或木老苗。为元明时期“木娄苗”后裔。分布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相邻一带,尤以今罗城县最为集中。明王朝在其地区实行土流合治,推行封建统治,屯田戍兵,垦荒设堡,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发展。曾多次发动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剥削的起义和斗争。从事农业生产,以马代耕;手工业亦有进步;商品经济萌芽,初级市场形成。参与官办矿场开采煤、硫、铁矿。喜食酸辣食品,服色尚青,聚族而居,宗族观念浓厚。信仰佛教、道教、巫教,崇拜祖先及多神。有黎、金、文、吴、赵、罗、王等姓。男女结髻于顶,妇女衣尚青,上绣花卉,着百褶裙。为今仫佬族的直接先民。参见“仫佬族”(573页)。

猜你喜欢

  • 王国维

    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

  • 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高宗弘历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木而撰。铭文以满、汉、维3种文字镌刻。记叙布拉呢敦和霍集占在伊西洱库尔淖尔被击败及逃奔巴达克山经过。原碑立于淖尔东北岸,光绪十七年(1891

  • 瑶练

    清在粤北瑶族地区设的壮丁头目。又称“瑶目”。道光十二年(1832),钦差户部尚书禧恩征服八排瑶后,为了加强对当地瑶民的统治置。共设瑶目64名,由各排(村)壮丁中轮流选出充任,非世袭。主要职责是听命瑶长

  • 爱登里罗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

    见“保义可汗”(1682页)。

  • 钦泽旺波

    1820—1892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人。全称绛央钦泽旺波·衮噶丹白坚赞贝桑布。藏族。生于德格,出身贵族虐氏。12岁被认定为活佛。道光二十年(1840),周游卫藏3大寺及萨嘉寺,寻访圣迹,依150余大德为

  • 越嶲羌起义

    东汉元初四年(117),赵嶲羌、夷因“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侵犯蛮夷”,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夷羌起兵,杀遂久(今云南丽江)令,永昌、益州及蜀郡羌夷响应,众至10余万,破20余县,杀长吏,焚邑郭。诏

  • 谙达侍卫

    参见“安达”(902页)。

  • 恩承

    1820—189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叶赫那拉氏。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翻译生员补侍卫处笔帖式。咸丰三年(1853),随参赞大臣僧格林沁镇压捻军。次年,克复东光、连镇、赏戴花翎。九年(18

  • 河源郡王

    封爵名。唐贞观九年(635),诺曷钵嗣为吐谷浑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十二月,唐遣军平定吐谷浑动乱。次年,遣使至唐,请颁唐历,奉唐年号,并遣子弟入侍,遂受唐封为河源郡王。

  • 函永

    佤语音译,意为“管寨子的人”。参见“扩”(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