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旺秋多吉

旺秋多吉

1556—1603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九世活佛。藏族。生于康地金沙江流域的哲雪。明嘉靖四十年(1561),6岁即被送至粗浦寺学习。曾应云南木土司邀请,出访丽江纳西族地区。历访噶玛贡寺、绛秋林寺,赴北方羌塘传法说教。24岁从夏玛珠古师学法。后出访后藏,朝拜扎什伦布、松珠林、达玛及萨嘉等寺。返回粗浦寺后,为寺设计了一幅巨大丝织佛像。应仁蚌巴首领邀请,前往传播教义。后赴工布及咱日山,并建咱日宗喀寺。曾应不丹王之请,在不丹短暂停留布教传法。又接受锡金王邀请,派一位高僧前往,在锡金建造了热隆、波通及容迪克三座寺院。死前写有关于中观、般若及大手印方面的著作。

猜你喜欢

  • 乌日莫

    见“奶皮子” (646页)。

  • 侗语

    我国侗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20多个县。使用人口有140多万。历史上无文字,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语分南、北两个方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格米

    参见“根保”(1811页)。

  • 细诺罗

    即“独逻”(1707页)。

  • 云南明德学校

    1926年,由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倡导,在昆明成立明德小学。1929年成立云南私立明德学校。其中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部三部分。中、小学课程按普通学校规定授课,并加设阿拉伯文、伊斯兰教义两门课程

  • 兀林答胡土

    即“乌林答胡土”(348页)。

  • 俸钞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3项。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向民户征丝料、包银。至元四年(1267),始定俸禄,令民户在4两包银外增纳1两为俸禄。按户之高下

  • 布尔堪卫

    见“卜剌罕卫”(20页)。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